关于百花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300

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

唐代李贺

...

别起高楼临碧筱,丝曳红鳞出深沼。

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

自说生来未为客,一身美妾过三百。

岂知劚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

长得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

生来不读半行...

太皇望见天开颜,万国春风百花舞。

宋代杨万里

...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太皇望见天开颜,万国春风百花舞。乃是慈宁太母回鸾图,母子如初千古无。朔云边雪旗脚湿,御柳官梅寒影疏。向来慈宁隔沙漠,倩鴈传书鴈难托。迎还騩驭彼何人,魏武子孙曹将军。

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元代虞集

...故乡非远游。

石田茅屋傥可得,万里欲上东吴舟。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驿路疏柳长,春城百花媚。

唐代刘长卿

...令醉。前期今尚远,握手空宴慰。驿路疏柳长,春城百花媚。裴回白日隐,暝色含天地。一鸟向灞陵,孤云送行骑。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赖有琼瑶资,能宽别离思。槐阴覆堂殿,苔色上阶砌。鸟倦自归飞,...

露洗百花新,帘开月照人。

唐代权德舆

...远,更怜微月照鸣榔。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枕上觉,窗外晓。怯朝光,惊曙鸟。花坠露,满芳沼。柳如丝,风袅袅。佳期远,相见少。试一望,魂杳渺。闲...

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

宋代苏泂

...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奇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难犬。老妻稚子具眼前,弟妹飘零不相...

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

唐代权德舆

...远,更怜微月照鸣榔。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枕上觉,窗外晓。怯朝光,惊曙鸟。花坠露,满芳沼。柳如丝,风袅袅。佳期远,相见少。试一望,魂杳渺。闲...

二月十二日玉山人买百花船泊山塘桥下呼琼花

元代杨维桢

百华楼船高八柱,主人春游约春渚。山塘桥下风兼雨,正值灌坛西海妇。桃花弄口小蛮娘,腰身杨柳随风扬。翡翠屏深未肯出,蹋歌直待踏春阳。喜闻晴语声谷谷,明朝豫作花游曲。小蛮约伴合吹笙,解调...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唐代杜甫

...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

幽阪森三友,飞桥粲百花

宋代楼钥

...。裴公余绿野,六一醉琅玡。幽阪森三友,飞桥粲百花。树深藏曲折,谷险路谽谺。道院罗星斗,禅房供释迦。鳌峰思御气,画舸想乘槎。佳处城环雉,吟边路绕蛇。登山携翠袖,喝道屏银檛。井市花相...

夔州十歌刘宾客,百花潭北子美宅。

宋代方回

...古搜诗得句处,往往车中与舟中。夔州十歌刘宾客,百花潭北子美宅。二老遗踪可访寻,飞龙舞蛟轰霹雳。五月重午离西湖,九月重九趋成都。盍簪之别浇菖蒲,若堂之封酹茱萸。小春早梅仲春柳,蜀地吴天两俱...

次韵谢公定时夏均父招诸客泛舟游百花

宋代饶节

好事屡载酒,扁舟每乘兴。况当秋气清,开我心若镜。风漪蹙寒绿,日干下脩影。却从苍翠中,羡彼各飞泳。翱翔数仞翼,白小一寸命。微物有至乐,此理须自领。君侯静无譁,敢以一言请。人生百...

送楚瑛上人吴门百花庵阅藏毕归钱塘一首

明代黄省曾

我闻洛阳记,首阐四二经。遂使鹿苑言,登此汉氏庭。

世高鼓清波,支娄继芳馨。建初珊瑚汉,长安凤凰旌。

自此三藏书,灿然若繁星。楚瑛僧家宝,松萝閟幽扃。

兀然理金篇,廓尔昭心灵。宛如一粟许,无涯...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三

宋代夏倪

堂堂古遗直,心严貌无华。人见不妩媚,何以娱大家。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一○

宋代夏倪

我心不可规,滔滔谁与游。向来秉大雅,今复成一丘。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七

宋代夏倪

百代无几人,九原何可作。不必温御史,解令君胆落。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一

宋代夏倪

神文秉周礼,庙乐奏九成。当时夔一足,不待鲁诸生。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九

宋代夏倪

公归今几时,遗懿何斑斑。公议要难没,言波可怀山。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四

宋代夏倪

朴蔌复朴蔌,何以栋我屋。风雨莫轻摇,南山无老木。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 其二

宋代夏倪

啧啧鹊噪屋,愔愔蛛网门。我来九顿首,生气凛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