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龙寺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70

龙寺

唐代贾岛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拟看龙寺里月,待无一点夜云时。

龙寺

唐代张祜

二十年沈沧海间,一游京国也应闲。人人尽到求名处,独向龙寺看山。

龙寺

唐代朱庆馀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龙寺僧院

唐代刘得仁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

龙寺

宋代李复

疏爽岩边寺,秋登更晚晴。连冈横野断,远水隔林明。废井余荒甃,残碑有旧名。几经兵火劫,禾黍徧新耕。

龙寺

唐代朱庆余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病后游龙寺

唐代李端

病来形貌秽,斋沐入东林。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龙寺镜公房

唐代马戴

一室意何有,闲门为我开。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

龙寺镜公房

唐代贾岛

一夕曾留宿,终南摇落时。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疏慵岂有事,多失上方期。

龙寺纵公房

唐代无可

从谁得法印,不离上方传。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圆。烟残衰木畔,客住积云边。未隐沧洲去,时来于此禅。

龙寺原上人

唐代无可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清明日龙寺上方

唐代刘长卿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人都至,东西山色多。夕阳留迳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愁如客何。

与王楚同登龙寺上方

唐代李益

连冈出古寺,流睇移芳宴。鸟没汉诸陵,草平秦故殿。摇光浅深树,拂木参差燕。春心断易迷,远目伤难遍。壮日各轻年,暮年方自见。

秋晚与友人游龙寺

唐代刘得仁

高视终南秀,西风度阁凉。一生同隙影,几处好山光。暮鸟投嬴木,寒钟送夕阳。因居话心地,川冥宿僧房。

冬夕寄龙寺源公

唐代郎士元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龙寺赠云颢法师

唐代曹松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鏁旧房。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夏日过龙寺谒操禅师

唐代裴迪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龙寺昙壁上人院集

唐代裴迪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

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唐代李端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童子逢皆老,门人问亦稀。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空念寻巢鹤,时来傍影飞。

宿龙寺故昙上人院

唐代耿湋

年深宫院在,闲客自相逢。闭户临寒竹,无人有夜钟。降龙今已去,巢鹤竟何从。坐见繁星晓,凄凉识旧峰。

大家还在看: 龙寺 黄龙寺 盘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