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而后工


穷而后工

拼音qióng ér hòu gōng

解释穷:不得志,困乏。工:精巧,精彩。旧时指文人由于处境穷困,他的诗文才越发精彩。

出处宋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暂未找到成语穷而后工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穷而后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穷而后工 宋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毙而后已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谋而后动
强而后可 《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死而后止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天二子之良,将勒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
自今而后
三思而后行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置之死地而后已 《上饶集中营·集中营生活散记》:“天哪!人快要死了,还时时提防他会开小差,难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已’吗?”
置之死地而后快 宋 苏舜钦《答韩持国书》:“被废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置之死地而后生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