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之疑


投杼之疑

拼音tóu zhù zhī yí

解释投杼之疑tóuzhùzhīyí[whenslanderersaremany,aliewillbecomebelievable]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投杼之疑,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暂未找到成语投杼之疑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投杼之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投杼之疑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投杼之惑 《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邻父之疑
切鈇之疑
三告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投杼致惑
投杼逾墙
投杼市虎 南朝·宋·臧质《举兵上表》:“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曾母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