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言不信


美言不信

拼音měi yán bù xìn

解释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暂未找到成语美言不信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美言不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美言不信 春秋·楚·李耳《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半信不信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赏罚不信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初见秦》:“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言而不信 《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出言不逊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款言不听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立言不朽
丧言不文 《孝经·丧亲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礼无容,言不文。’”
套言不陈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套言不叙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