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无措


进退无措

拼音jìn tuì wú cuò

解释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

出处明·宋濂《元史·忠义列传二》:“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黼帅将士奋击,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算,余舟散走。”

暂未找到成语进退无措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进退无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进退无措 明·宋濂《元史·忠义列传二》:“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黼帅将士奋击,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算,余舟散走。”
进退无据 《后汉书 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进退无依 晋·道安《平心露布文》:“师旅困穷,城池陷露,君臣失色,进退无依。”
进退无路 《陈书 萧摩诃传》:“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
进退无途 《魏书·郦范传》:“腹背受敌,进退无途,虽有韩白,恐无全理。”
退无后言
仓皇无措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判土地》:“次日崇之至,值河泛涨,中流失楫,舟人仓皇无措。”
恛惶无措
惊惶无措 《北齐书 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惊慌无措 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更深夜静,不提防汉兵直抵矶下,鼓噪而前,惊慌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