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状殊形


诡状殊形

拼音guǐ zhuàng shū xíng

解释犹言奇形怪状。

出处《梁书·沈约传》:“或坳或平,盘坚枕卧,诡状殊形。”

暂未找到成语诡状殊形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诡状殊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诡状殊形 《梁书·沈约传》:“或坳或平,盘坚枕卧,诡状殊形。”
骇状殊形 清·祝德麟《海啸》诗:“阳侯拜,天吴舞,骇状殊形不可数。”
殊形诡状 唐·康骈《剧谈录·说方士》:“往往有神物来萃,殊形诡状,深可骇人。”
诡状异形 《隋书·柳彧传》:“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殊形妙状 宋·周邦彦《汴都赋》:“与夫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
殊形诡色 明·刘基《螇螰》:“凡物之殊形诡色,而无益于民用者,皆可谓之祥,可以谓之妖者也。”
殊形怪状 唐·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