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

拼音gōng kuī yī kuì

解释功:功效、成绩,泛指所做的事。亏:差,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原意指筑一座九仞(一仞合古时七尺或八尺)高的土山,由于只缺一筐土而没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而未能完成。含惋惜意。

出处《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的典故

古时,有一个人要筑一座九仞(八尺=一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论严寒酷暑,废寝忘食地从远处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终于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这一天也如往常一样,鸡刚叫就起床开工,一筐又一筐,眼看着山就要9仞高了,只差一筐土的工夫。但他一摸肚子咕咕叫,天又下起雪来,认为只有一筐土,就回家去了。此后,他总认为只有一筐土而偷懒,所以这一筐土至死他也没堆上,终究这座只差一筐土的九仞高的山还是没有堆成(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功亏一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功亏一篑 《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山亏一篑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九仞一篑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亏于一篑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未成一篑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一篑之衅
一篑之功 《王守仁全集》卷一 :“务收一篑之功,勿为九仞之弃。”
以一篑障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