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烟火


不食烟火

拼音bù shí yān huǒ

解释烟火:代指熟食。道教修炼主张不吃熟食。比喻超凡脱俗。也作“不食人间烟火”。

出处《终有报》第一回:“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

暂未找到成语不食烟火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食烟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食烟火 《终有报》第一回:“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
不食人间烟火 宋·阮阅《诗话总龟》第九卷:“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不食马肝 东汉 班固《汉书 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不食之地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狗彘不食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虎不食儿 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日旰不食 唐·皮日休《忧赋》:“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食,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
日昃不食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
系而不食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吾岂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食。”
鹅不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