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成语词典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的故事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拼音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解释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暂未找到成语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举不胜举 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秦失其鹿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百不失一 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不失毫厘 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
不失圭撮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动不失时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贫不失志
穷不失义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遵而不失 《隋书·炀帝纪上》:“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
不失时机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