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心切


报仇心切

拼音bào chóu xīn qiè

解释急于要报仇雪恨。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踌躇千百万遍,终是报仇心切,只得宁耐,看个居止下落,再作区处。”

暂未找到成语报仇心切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报仇心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刺心切骨 明·于晃《乞恩疏》:“古今人臣于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求知心切
痛心切齿
痛心切骨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借交报仇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
借客报仇 《汉书 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借身报仇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雪耻报仇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报仇雪耻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做个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