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咎戾


自取咎戾

拼音zì qǔ jiù lì

解释见'自取罪戾'。

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暂未找到成语自取咎戾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取咎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自取咎戾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咎由自取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
强自取折 《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自取其咎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自取其祸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自取罪戾 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自取富贵 宋·祝穆《事文类聚·别集》:“北齐高昴曰:‘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
自取灭亡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