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焉之志


终焉之志

拼音zhōng yān zhī zhì

解释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出处南朝梁 沈约《宋书 傅隆传》:“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

暂未找到成语终焉之志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终焉之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终焉之志 南朝梁 沈约《宋书 傅隆传》:“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
不拔之志 《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蹈厉之志 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等夷之志
东山之志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风云之志 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风尘之志
鸿鹄之志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觊觎之志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君多内宠,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亶三人,皆有觊觎之志。”
凌霄之志 《晋书 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