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事无功


疑事无功

拼音yí shì wú gōng

解释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暂未找到成语疑事无功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疑事无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疑事无功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劳而无功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徒劳无功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无功而返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攸县、安仁均须越过茶陵,派人去过,无功而返。”
无功而禄 《魏略》:“而佞幸之徒,但姑息人主,至无德而荣,无功而禄。”
自伐无功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百事无成 唐 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人事无常
事事无成
事无常师 春秋·王诩《鬼谷子·忤合》:“世无常贵,事无常师。”陶弘景注:“主善为师,故无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