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露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300

闲来甘露堂前坐,老柳条条噪暮鸦。

宋代程洵

客思到秋如乱麻,每逢佳节倍思家。黄花只作去年好,绿鬓自嫌今岁华。

千里有情犹共月,一樽无事且倾霞。闲来甘露堂前坐,老柳条条噪暮鸦。

甘露寺多景楼

宋代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甘露寺北望

唐代徐铉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

和钱侍郎甘露

唐代孟郊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清风惜不动,薄雾肯蒙昏。嘉昼色更晶,仁慈久乃存。一方难独占,天下恐争论。侧听飞中使,重荣华德门...

甘露寺北望

唐代徐铉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

游感山题甘露

宋代姚勉

讲师曾此雨天花,臺筑山椒几岁华。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盃茶。

甘露寺三用张祜韵

清代乾隆

枕岭有高寺,过江无点埃。

陡思庚子别,复此甲辰来。

佛鸟窥经册,天花落讲台。

清诗读承吉,心地一时开。

甘露寺用张祜韵

清代乾隆

心净泯群象,目空无点埃。

三乘于以阅,四度底论来。

江色翻禅壁,山光落讲台。

卫公固扃鐍,舍利也还开。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其一

宋代朱翌

圣主尊贤方侧席,此君凝露美如饴。形容盛德书生事,请对佳祥着好诗。

余号甘露灭所至问者甚多作此

宋代释德洪

老俨化身甘露灭,不妨须发着伽梨。虚舟閲世鸱夷子,彗箒囗囗除王伯齐。香火共修心老大,楼钟重听意凄迷。余生未觉全无累,折脚铛犹手自提。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其二

宋代朱翌

穰穰天酒被修篁,的皪枝间日射光。岂为炎荒多热恼,故教灌顶作清凉。

京口甘露寺登眺

宋代陈鉴之

吹帽海风鸦背起,冯夷知我酒微醺。楼臺气压金焦浪,钟鼓声飞淮浙云。戈甲虎争余块石,榛芜鼪啸几斜曛。山僧不管兴亡事,清坐闲披贝叶文。

润州甘露寺弹筝

宋代苏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金山名。)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孙士徵甘露僧房话旧

明代程嘉燧

雪中分手地,亦在暮江边。栖泊长如此,心期共渺然。落帆千步柳,到寺一声蝉。为扫清谿石,还家与醉眠。

甘露寺多景楼

明代史鉴

满目山川又独来,白头怀抱易兴哀。郡城宜此开江嶂,佛殿何缘化劫灰。

万里中原劳怅望,千开鸣鹤自飞回。东浮西泛无穷舰,总被潮声日夜催。

早船至甘露

清代方仁渊

连宵注雨到清晨,出郭秧歌处处新。

沙岸柳摇溪水阔,江村花发槿篱春。

归帆破浪行先马,宿鹭冲波去畏人。

自笑不如湖上叟,朝朝鼓棹任垂纶。

寄题甘露寺北轩

唐代杜牧

曾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甘露诗为大浦王令

明代郑学醇

令德契重玄,休徵协神奖。瑞露中宵零,卉木同欣爽。

飞甘玉蕊敷,委润琼枝长。郊闉淋气浮,丛林珠缀响。

报政忽臻兹,行当受上赏。

同赵发运游甘露

宋代韩驹

皇华使者下沧洲,十载题舆记旧游。欲信随车翻雨脚,请看转漕跋船头。飞腾已入西清殿,徙倚犹寻北固楼。肯与故人跻石径,松风声里度鸣驺。

甘露寺再用张祜韵

清代乾隆

古寺枕江岸,上方绝世埃。

春能醒物睡,佛已识予来。

徒和张家句,那寻李氏台。

浮云为揽景,归岫一时开。

大家还在看: 甘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