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目山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70

目山下作

唐代张万顷

去岁离秦望,今冬使楚关。泪添天目水,发变海头山。别母乌南逝,辞兄雁北还。宦游偏不乐,长为忆慈颜。

目山

元代释明本

一山未尽一山登,百里全无一里平。

疑是老僧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目山

明代史鉴

岧峣古道前,一上思茫然。废井存遗迹,残碑记往年。

岩阴交草色,林薄起炊烟。南望乡关远,浮云何处边。

目山

明代李时行

雪积深林暑气微,山僧六月著寒衣。片云天外因风至,白日岩前作雨飞。

目山

宋代李师中

坏壁摩娑少旧题,高情应怪赏音稀。烟霞正自无今古,云水从教远是非。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花犬荡霞扉。登临未学神仙事,老树閒看独鸟归。

目山逸人居

宋代释文珦

隠处元无路,烟霞素所期。不逢樵子说,那有世人知。树老回春晚,山高见日迟。欲为重到约,恐尔又深移。

次韵崔都巡马上望目山

宋代周紫芝

雨后青云万里开,翠螺新染玉萦迴。将军马健随风去,目山高入眼来。稚子能文非好武,君王赋韵不为才。且将横槊新传句,独对西风侑酒盃。

目山僧隠居

宋代释文珦

卜居就穷崖,几席凈如氾。三池更幽绝,澄澈皆可鑑。深处有蟠蛟,游子不敢瞰。独向月明时,临流学清梵。

宿目山西浄行寺

宋代释居简

有水有石又有竹,竹里僧窗皆面山。沆瀣弗胜和玉屑,可能来隠碧孱顔。

送曹之才游目山

宋代连文凤

突兀双峰晓色分,瘦筇支足上崑崙。雷声俯听婴儿语,石势平看骏马奔。故国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几家存。登临不用多怊怅,只好清吟伴野猨。

寿昌郑生入目山礼僧

宋代方回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寿昌郑生入目山礼僧

宋代方回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曹溪一夜传衣鉢,元是当年行者身。

送供奉喻炼师归目山

唐代李频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送供奉喻鍊师归目山

唐代李频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雨后欲寻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

唐代灵一

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回风。林花併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目山

宋代赵文昌

目山前分两乳,一脉西来缠右股。溯流疑是武陵源,入山绝似盘之阻。椒峦隐隐入霄汉,从此去天纔尺五。飞泉汇作千丈潭,下有蛟龙潜水府。玉芝瑶草净如拭,不见尘寰一抔土。三神山远未易到,洞天...

端午日被旨祷雨目山次日至临安县道中 其二

宋代虞俦

绿林深处啭黄鹂,光景浑如初夏时。尚觉风头能瑟瑟,却忧雨脚反迟迟。

端午日被旨祷雨目山次日至临安县道中 其一

宋代虞俦

伊轧篮舆度翠微,萧疎甲队小红旂。杜鹃强欲知人事,苦苦声声劝我归。

众峰来自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宋代苏轼

众峰来自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寒窗暖足来朴渥,夜钵?兄水...

甲午次东目山紫阳观梁武初置昭明太子勒碑纪当时恩奬之盛

宋代葛胜仲

萧公老寺主,亦复知寻真。大同筑精舍,招延羽衣宾。园囿廓数里,严更纷徼巡。东宫奋鸿笔,纪事传坚珉。山基半吴境,高与帝所邻。伟哉古石室,空洞容千人。当年许远游,自此升玉宸。至今雪...

大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