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慈寺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15

慈寺

宋代叶清臣

佛陇光沉茂草平,树林犹作诵经声。一心三观休分别,秋静山高海月明。

慈寺

宋代王十朋

巍岭迢迢入翠微,梵宫佛陇锁烟霏。断碑古寺曾经眼,刚笑陈隋徃事非。

慈寺

宋代陆焕

天下纷纷吹战尘,我来佛陇悟修身。依然猿鹤如相识,知是山中几世人。

慈寺

宋代苏澥

身去寥寥无朕迹,此时谁会真消息。黄金灵骨今尚存,指示世人人不识。

慈寺法王阁

明代陈琏

高阁淩虚喜惯登,阑干面面记长凭。沉犀水净明如练,仪凤山高翠作层。

独鹤时惊云外锡,长廊谁点佛前灯。几回爱向西南望,老树阴森护惠陵。

慈寺啸翁开士

宋代史守之

挂锡云飞处,心闲境亦闲。万缘空俗想,一鉢饱松关。身幻从兹化,风高未许攀。繁华满眼底,付与水潺潺。

会庆节慈寺茶酒

宋代范成大

霜晖催晓五云鲜,万国欢呼共一天。澹澹暖红旗转日,浮浮寒碧瓦收烟。衔杯乐圣千秋节,击鼓迎冬大有年。忽忆捧觞供玉座,不知身在雪山边。

慈寺斋头鲜于阇梨

唐代陈裕

酒肉终朝没阙时,高堂大舍养肥尸。行婆满院多为妇,童子成行半是儿。面折掇斋穷措大,笑迎搽粉阿尼师。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

慈寺兼简照讲师

宋代林表民

来从金地过银地,智者修禅古道场。叠嶂倚空围日月,穹耸松壑饱风霜。碑文多是唐人刻,经卷犹随炀帝藏。偶值故交初入院,一镫留宿水声房。

慈寺芍药

唐代段义宗

浮花不与衆花同,为感高僧护法功。繁影夜铺方丈月,异香朝散讲筵风。寻真自得心源静,观色非贪眼界空。好是芳馨堪供养,天教生在释门中。(见后蜀何光远《鑑诫录》卷六。)(《知不足斎丛书》二...

蜀王入慈寺听讲

唐代贯休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祗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宽似大溟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

蜀王入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唐代贯休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只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宽似大溟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

十五日同登慈寺楼得远字

宋代李薰

重楼得云气深稳,户牖谁能发关键。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

赠张慈宝五行精到奇中

宋代陈杰

慈寺里谈天宝,蜀産凋零此亦奇。借我干支作正鹄,验渠祸福似蓍龟。李虚中术曾无失,绛老人年漫不知。大运茫茫君自扣,故乡归去定何时。

送僧三首 其一

宋代释慧空

蜀川老觉家潼川,怀中交子是铁钱。三年听讲慈寺,执卷问之不识字。三年参禅大隋山,盖龟劫火犹颟顸。瞿塘忽放铁船下,不问灧滪堆如马。逆风使过荆湖南,焦荔林中来放憨。同风莫倚闽与蜀,饮水...

    大家还在看: 净慈寺 广慈寺 觉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