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南北朝]:鲍照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矜:自夸。三川:秦郡名,治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养声利:追求名利。
②不市死:不死于市中。
③衢:大道。飞甍:高耸的屋脊。鳞次:像鱼鳞一样密布。
④彯:长带摆动的样子。竦:执。轻辔:是指善跑的马。辔,辔头,御马索。
⑤轩盖:带篷盖的车,达官贵人所乘。云至:云涌而来,极言其多。
⑥宾御:宾客和侍者。飒沓:众多的样子。
⑦一时:一时间,刹时。
⑧君平:汉代蜀人严遵,字君平。他在成都以占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

译文:
五大都市,自夸财富雄厚,三川一带,热衷于名利追逐。
有钱的富豪,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明经的士人,能够得到高官厚禄。
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耸韵屋脊,像鱼鳞一样密布。
做官的,华美的帽缨随风飘动,闲游的,骑着快马在城中漫步。
凌晨时分,天上依旧繁星闪烁,官宦们的车驾,已如风云般涌入。
宾客与仆从,随之纷至沓来,黑乎乎的土地上映照着鞍马的光芒闪闪。
寒来暑往,似乎只是一瞬,百花纷纷争艳,只趁春光明媚之时。
唯独严君平,甘于寂寞不慕荣利,俗世不用他,他也不求入仕。

《咏史》鉴赏

第 358 页[①]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矜:自夸。这句是说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自尊自大。
  第 358 页[②]三川:秦郡名,治荣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养声利:追求名利。这句是说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
  第 358 页[③]不市死:不死于市中。古时判处斩刑要在市中行刑,所以叫市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话。这句是说有钱即可以做到杀人而不伏法。
  第 358 页[④]明经:通经学。汉代以明经术者为博士官。高位:高官厚禄。这句是说熟读经书就可以享有高官厚禄。
  第 358 页[⑤]衢:大道。飞甍(méng萌):高耸的屋脊。鳞次:象鱼鳞一样密布。这二句是说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密布。
  第 358 页[⑥]仕子:做官的人。彯(piōo飘):长带摆动的样子。华缨:华美的长缨。缨,一种彩线制的帽带。
  第 358 页[⑦]竦:执。辔:辔头,御马索。轻辔,是指善跑的马。这句是说游者骑着快马而来。
  第 358 页[⑧]轩盖:带篷盖的车,达官贵人所乘。云至:云涌而来,极言其多。这二句是说在晨星未稀的清早,官宦们的车子已云涌而来。
  第 358 页[⑨]宾御:宾客和侍者。飒沓(tā榻):众多的样子。
  第 358 页[⑩]一时:一时间,刹时。这二句是说寒暑的变化是很快的,所以如今的繁华兴盛、春光明媚也只是暂时的。
  第 358 页[11]君平:汉代蜀人严遵,字君平。他在成都市中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这二句是说只有严君平不慕荣利,甘于寂寞,世不用他,他也不去求仕进。
  【说明】
  这首诗名为咏史,实际上是反映现实。它写都市中聚满了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揭露了他们的矜财逐利、奢靡豪华,又赞扬了安贫乐道的严君平,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官贵人的憎恶和自己高洁耿介的性格。
  诗的前面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侈,只有最后二句才写到君平的寂寞,使两种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首诗上承左思,下启陈子昂、李白,在文学史上很值得重视。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咏史》赏析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长缨,游者骑着快马来到京城。在明星未稀的清早,官宦们的车子已云涌而至,色彩斑斓,光照大地。诗人抓住这些具有典型性质的场面,用夸张铺陈的手法,极尽渲染描绘之能事,显示了京城的繁华奢靡和游乐之风的盛行。

  紧接着,诗的笔锋一转:“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寒暑的变化快,因此,如今的繁华兴盛、春光明媚也只是暂时的,散热曲折地透露出寄希望于未来的心绪。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唯有严君平不慕荣利,弃绝世俗,甘于寂寞。世不用他,他亦不去求仕进。在成都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功名。诗人赞扬贫贱不移的严君平,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借此表达了对仕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怀和豁达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高明的。首先,诗的语言华美而生动。诗中运用“飞甍”、“华缨”、“轻辔”等偏正词组形容达官贵人们的房屋、服饰、马匹,形象鲜明地显露出它们的奢华,用“鳞次”来描绘高屋密布,用“云至”来形容官宦们的车子纷纷而来,其多如云。准确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诗句显示出华贵的色彩,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其次,构思超越凡俗,详略描写恰到好处。诗的大部分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华与奢侈,只用最后二句写君平的生活,便足以衬托出君平的的寂寞。矜财逐利和安贫乐道的鲜明对照,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鲍照简介

南北朝·鲍照的简介

鲍照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 鲍照的诗(129篇) ► 鲍照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咏史

明代邵宝

麻衣力尽泣孤臣,回首江南草色新。独恨乾坤如许大,首阳无地可埋身。

咏史

明代程诰

易水长虹白,将军首入秦。
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

咏史

宋代刘敞

主父希世者,画策妙纵横。
指麾一言用,震动诸侯惊。
日暮临远涂,中道方倒行。
不忍藜藿食,意从五鼎烹。
宁知鹿门翁,白首长躬耕。
天下非所保,功名安足营。

咏史

宋代宋祁

古有容容福,人讥龊龊员。
生能巧非奏,死戒直如弦。
欲重高门地,非论媚竈天。
诗书大儒冢,丝竹后堂旃。
东阁翻刍马,西园窃富钱。
道谋谁执咎,户选不因贤。
朱鼓成妖日,羌鹖入贺年。
须防反室诏,终取阖门怜。
异日谗成锦,先时默似蝉。
空贻后人嘆,流涕掩青编。

咏史

宋代宋庠

袁褚才名自古稀,可嗟高节晚相违。
迟行便足为丞相,枉受黄罗乳母衣。

咏史

唐代徐铉

京洛多权豪,游服相追随。
青牛中甸车,白马连环羁。
珩珮竞照耀,绅组旧参差。
驺鸣行人驻,倏若流风驰。
名园不问主,下辇辄失嬉。
秦官锡雕盘,光禄假羽巵。
侏儒善为优,邯郸有名姬。
坐客应余论,顾眄成恩私。
卤簿留国门,谁何不敢讥。
归来卧华堂,琐窗承文楣。
武夫莹庭阶,璧珰攒荣题。
列烛正晶荧,喷香常逶迤。
明朝入君门,密侍白玉墀。
开言迎合旨,羣公默无为。
乍请考工地,亦拜床下儿。
吹嘘枯稊生,指顾千钧移。
回瞻狥名士,獧介尔何施。
朱云折槛去,梅福弃官归。
寂寞扬子云,口吃不能辞。
着书述圣道,徒许俗人嗤。
汉室已久坏,往事垂于兹。
眇然千载下,慷慨有余悲。

咏史

宋代许及之

南汉倾颓宫女亡,风流争覩一花香。
香名认取素馨字,玉树琼花一样粧。

咏史

唐代白居易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
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
彼为葅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咏史

宋代许安世

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
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
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
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

咏史

宋代杨再十一君

张良大父父,相韩五世君。
报仇误一击,佐命筹三军。
灭秦复诛项,兴汉称元勋。
始终心为韩,义烈千载闻。
吾家世臣宋,绂冕兴如云。
于今虽为庶,义不忘宋恩。
国亡幸免死,忍复干禄云。
耻为肤敏士,宁作殷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