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宋代]: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地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译文:
人们都说这里是海上的大门关卡,急流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胆战心惊。
这山是天地偶然留下来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挡住任何狂风巨澜。
小孤山坚固得犹如猛士在战场上屹立,又高危得好似孤单的臣子在末世时的艰难。
明天我要登上峰顶,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才会宽一些。

《小孤山》赏析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首联中“人言”一词,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引起了整个句子。上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小孤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即海上的的大门关卡,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下句“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即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此联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

  尾联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此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在此,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国的高远志向。

  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谢枋得简介

宋代·谢枋得的简介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 谢枋得的诗(125篇) ► 谢枋得的名句

猜你喜欢

小孤山

明代史谨

江汉东来第一关,孤高如剑许猿攀。云深知有仙娥庙,落日钟声出半山。

小孤山

明代邵宝

昔闻砥柱黄河中,万古坐镇狂澜东。
小孤乃是江砥柱,特起不与群山同。
群山随江铤奔马,爱此石笋凌苍穹。
孤哉孤哉本天造,一任巨浪乘长风。
节宣夙受神禹戒,滔滔不碍江朝宗。
我来信宿彭泽下,咫尺仰望神妃宫。
翠烟霏霏落杯酒,千帆阅尽澄潭空。
举杯酹江江日白,隔江缥缈留青峰。
便当载笔赋东海,三山点破云冥蒙。

小孤山

宋代张耒

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
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

小孤山

宋代傅文翁

灧滪拓瞿塘,二孤障澜蠡。
大哉神禹功,天地相终始。

小孤山

宋代陈从易

山称孤独字,庙塑女郎形。
过客虽知误,行人但乞灵。

小孤山

宋代刘敞

惊波触南崖,反怒射北壁。
苍山相与排,所谓小孤石。
蟠根万仞渊,耸角百丈碧。
祠堂豁精严,行旅进粉泽。
或云妇女神,肸蠁颇有迹。
吾知定名意,似欲旌介特。
流俗失其真,传闻莫开释。
居人私其利,祸福妄损益。
竞为媢妒说,以诬聪明德。
先王秩山川,礼典有庙食。
奈何媚于竈,屈己忘正直。
吾欲为小孤,作书解行客。
复恐不见从,嗟哉世多惑。

小孤山

宋代刘沆

擎天有八柱,一柱此焉存。
石耸千寻势,波留四面痕。
江湖中作镇,风浪里盘根。
平地安然者,饶他五岳尊。

小孤山

宋代张斛

天围秋涨阔,山背夕阳孤。
岸树晴犹湿,汀烟近却无。

小孤山

宋代童潮

长江万里来,一砥中流峙。
巨浸没根深,孤峰插汉起。
倒回三峡流,独据九江水。
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

小孤山

唐代顾况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