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

[唐代]: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 临:挨近,靠近。覆:遮盖。
②频:多次。甲子:甲为天干的首位,子为地支的首位。倏忽:一作“归到”。春华:即春花。
③倚仗看孤石:晋谢安所居的地方,有石一柱,谢安常倚仗相对。杜甫在这句诗里说的即指此。倾壶:指斟酒。 沙:浣花溪有沙。
④梗:阻塞。涯:穷尽。764年,杜甫已五十三岁。
⑤乘兴:兴会所至的意思。

译文:
长满青苔的小路边,仍旧是修竹临江,茅檐下的花木,依然是浓荫覆地。
离开草堂已经三年了,归来时正是春花正茂的时候。
谢安常倚杖与孤石相望,我却在浣花溪浅沙地上倾壶独酌。
欣赏那远处闲静浮于水面上的水鸥,观看那在微风中斜飞的燕子。
我今日虽回到了这地方,但不知以后又怎么样,现在蜀中多乱,世路梗阻,年纪这么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终会有尽头之日呀。
来日既有限,所以不同不于愁中取乐,醒后有酒又饮个醉,兴之所至便是家了,得快乐时且快乐,何必计较能在这里住上多久呀。

《春归》赏析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二月,严武再为成都尹蒹剑南节度使。三月杜甫由阆州复至成都草堂,便写了此诗。诗中反映了杜甫饱经忧患,备尝困顿之后,由于深感踪迹无常,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思想。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一作钱起:暮春归故

唐代刘长卿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第一百五十一卷

春归

宋代周密

草满闲塘絮满谿,万株烟柳一鹃啼。
开帘恰见春归处,花片东流日景西。

春归

宋代苏泂

十日晴明九日非,人家庭院绿成帏。
春风怕见匆忙去,莫放杨花一点飞。

春归

宋代吕人龙

过却清明艷冶天,梨花飞雪柳森烟。
欲凭鶑燕留春住,无奈东风信杜鹃。

春归

宋代林昉

南北春归有许忙,一晴轻策度林塘。
柳摇别岸东风瘦,花落断桥流水香。
老去客游空剑气,日来心事只诗囊。
幽情一点云天远,独鸟无声飞夕阳。

春归

宋代孔平仲

春到强娱乐,春归心寂然。
夕阳芳草地,梅雨落花天。
梁舌独调燕,林声渐噪蝉。
朱顔随物改,谁与驻流年。

春归

宋代詹初

生意无端绿满枝,闭门高卧日迟迟。
一编周易年年把,门外春归总不知。

春归

宋代孟淑卿

落尽棠梨水拍堤,凄凄芳草望中迷。
无情最是枝头鸟,不管人愁只顾啼。

春归

宋代刘过

百花开尽到酴醾,一片春心又欲归。
可恨东风留不得,谩教啼鸟怨斜晖。

春归

宋代刘辰翁

留春一日不可,种树十年未成。
芳草断肠花落,绿窗携手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