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辰阳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120

辰阳

宋代冯山

辰阳号难理,五溪地相跨。边臣重绥抚,蛮獠愈骄诈。封陲苦侵暴,文书困讥骂。谁为太守乐,一笑不得暇。张公抗辰旆,烽障几欲罢。偃息有余地,登临无一舍。迺兴辰阳馆,城东两山胯。泉声落...

辰阳即事

唐代张谓

青枫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病里招魂读楚词。自恨不如湘浦鴈,春来即是北归时。

舟次辰阳

宋代张咏

昔贤劳苦为忧官,我自无才欲忘餐。鸣棹几程滩势恶,宿亭一夜雨声寒。山连古洞蛮烟合,地落秋畬楚俗欢。虽指公余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三

唐代王质

却背五城关,旁连七宝山。楚臣经夕宿,汉代入辰湾。花县成阴了,桃源觅路还。功名归晚节,矍铄上清班。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四

唐代王质

穴出丹砂粒,川呈晕角辉。向来曾画诺,此去稍斜飞。若不吟红药,还应对紫薇。太公虽白髮,西伯要同归。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一

唐代王质

黔郡随山壤,卢溪上水舟。双眸长不夜,两鬓未全秋。制锦宁伤手,鸣琴自点头。武陵花赏遍,安稳上瀛洲。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二

唐代王质

苦楝风方作,桃花水未生。逢村宜早住,趁路莫宵行。且止青春酒,频添碧涧羹。槐根并马骨,切勿厌官清。

采葛谣辰阳道中作

明代黄衷

采葛荒山中,泥深葛根短。茅茨四子母,我腹讵得满。

罢丞摄令印,窥我肉可脔。似闻府公讵,欲诉宁尽款。

采葛采葛春不雨,去年不雨食葛苦。食葛苦,命敢辞,只怕丞来葛了时。

辰阳即事(一作刘长卿诗,题云感怀)

唐代张谓

青枫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病里招魂读楚词。自恨不如湘浦雁,春来即是北归时。

翩翩者棣三章赠潘希召之弟归辰阳

明代湛若水

翩翩者棣,花萼相及。夫我不见,兄弟异邑。兄弟异邑,相送于南,涕泪以泣。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二·叫声

清代易顺鼎

今日个山隐隐水迢迢。细瞧细瞧。者秋光为谁好。

猛添来绿鬓十年愁,算和那黄花一样造。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四·迎仙客

清代易顺鼎

泉明酒,禹锡糕。秋到重阳秋又老。雨和风,正厮闹。

一事差豪。少个催租恼。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十·红衫儿

清代易顺鼎

跳出风花套。领了烟波教。名枉劳。利枉劳。总被鸥儿笑。愁可抛。

恨可抛。过去因缘难找。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五·红绣鞋

清代易顺鼎

新活计笔床茶灶。旧行窝禅榻书巢。愁来悔不一肩挑。江声今夜棹。

草色去年袍。尽留些雪泥爪。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十一·煞尾

清代易顺鼎

这魂灵多因儿女消。这心思要把君亲报。这面庞看来时也是个神仙照。

俺有日寻着洞宾呵,唱一支道情儿归去了。

蕃欲为辰阳之行适寺簿先生以使事来武陵既获

唐代赵蕃

岁事有丰俭,民情关悴荣。蓄储虽具数,郡邑颇空名。为国深存虑,劳公作是行。违离频领引,邂逅复心倾。有志空前躅,无成愧此生。匆匆还进棹,覃查仅班荆。对雨埙篪句,看云手足情。千林唤归去...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三·醉春风

清代易顺鼎

麒麟阁要推翻,鹦鹉洲拚踢到。元龙楼上置身高。

问英雄可也少少。敲残一百八蒲牢。唫完二十五楚骚。

游遍万千重蓬岛。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一·粉蝶儿

清代易顺鼎

蓑笠休抛。悔长安两番西笑。趁秋深买个轻舠。菊蟹杯,莼鲈箸,图些醉饱。

莽乾坤大抵无聊。这缘由总难知道。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八·剔银灯

清代易顺鼎

醉呵醇醪浊醪。唫呵长谣短谣。也输他士衡入洛夸英妙。

也输他邓仲华拜衮勋高。也输他金銮召。铜柱标。

俺这里算向愁城走一遭。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九·苏武持节

清代易顺鼎

蓦地月残风晓。替写个词人照。浑不是画云台容貌。隐山林格调。

烛三条。弦七条。春婆唤醒东坡觉。秋士听残北渚骚。

笔悴花憔。到今年送穷文十易稿。

大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