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鳢肠


拼音lǐ cháng
注音ㄌ一ˇ ㄔㄤˊ

繁体鱧腸

鳢肠

词语解释

鳢肠[ lǐ cháng ]

⒈  乌鳢的肠。可入药。

⒉  草名。亦名莲子草、旱莲草。

引证解释

⒈  乌鳢的肠。可入药。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鳢鱼》:“其肠旧以入药,谓之鱧肠。”

⒉  草名。亦名莲子草、旱莲草。参见“旱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鳢肠》﹝集解﹞引 苏恭 曰:“鱧肠生下湿地,所在坑渠间多有。苗似旋覆。二月、八月採,阴乾。”

国语辞典

鳢肠[ lǐ cháng ]

⒈  植物名。菊科鳢肠属,一年生草本。自生于田野、路旁、水边,分布于我国、韩国、日本。茎高三十余公分,叶对生、无柄,披针形,有锯齿,叶面粗糙、生毛茸。八、九月间,枝端生白色头状花,果实呈黑色。可入药,味酸性寒,补肾阴、止血痢、乌须发、固齿牙。

分字解释


造句

  • 为鳢肠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鳢肠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骨质疏松活性,其不同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
  • 结果表明:鳢肠茎、叶和花中钙、镁、锰、铁、锌、铜含量丰富,茎、叶和花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
※ "鳢肠"的意思解释、鳢肠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