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


拼音lǐ yì
注音ㄌ一ˇ 一ˋ

繁体禮義

礼义

词语解释

礼义[ lǐ yì ]

⒈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引证解释

⒈  礼法道义。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

《诗·卫风·氓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
《汉书·礼乐志》:“至 文帝 时, 贾谊 以为 汉 承 秦 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而朝廷尝奬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有国家者,礼义以为防,城郭甲兵以为固。”

⒉  同“礼仪”。

《礼记·乐记》:“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
按《汉书·礼乐志》作“制之礼仪”。 汉 贾谊 《新书·胎教》:“然后,为王太子悬弧之礼义。”
卢文弨 校注:“义,读为仪。”
《汉书·陆贾传》:“於是 佗 迺蹶然起坐,谢 贾 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国语辞典

礼义[ lǐ yì ]

⒈  礼法道义。

《诗经·卫风·氓·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
《管子·版法》:「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

⒉  礼仪,礼节仪式。

《诗经·周南·关雎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西游记·第三〇回》:「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

分字解释


造句

  • 中国从来以礼义之邦著称。
  •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 本文力图探寻其产生的根源,解析儒家礼义的消极影响。
  • 还有,礼义要求过高,把人人看作圣贤。结果做不到只能作伪。
  •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 我国素称礼义之邦,有着丰富的商业道德遗产,它是古代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 自古以来,中国的“美”基于儒家思想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追求感情与理性调和。
  • 然而,人的先天恶性可以通过“化性起伪”即后天的礼义教化、法规约束使之弃恶从善。
  • 一方面,“天生之心”因不具礼义之道而无法推动人达至圣人君子,反而易使人流于恶;
  • 《公羊传》继承了先秦儒家严夷夏之别的思想,却凸显了礼义文化这一区分夷夏的标准;
  • 荀子肯定了性本恶之人在礼义法度等外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不断弃恶从善、积善成德的可能性。
  • 一是认为宋玉所赋"发乎情止乎礼义","得诗人风化之本",而巫山神女的被玷污是后人所为,与宋玉无关。
※ "礼义"的意思解释、礼义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