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明喻


拼音míng yù
注音ㄇ一ㄥˊ ㄩˋ


明喻

词语解释

明喻[ míng yù ]

⒈  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simile;

引证解释

⒈  明白的比方。

唐 元稹 《捉捕歌》:“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

⒉  明白地说出。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婉讽之谓比,明喻则非。”

⒊  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鲁迅 的杂文似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

国语辞典

明喻[ míng yù ]

⒈  一种譬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的譬喻,称为「明喻」。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句的「君子之交」是喻体,「若」是喻词,「水」是喻依。

⒉  明白指出两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比喻关系的修辞法。相对隐喻而言。

英语simile

德语Gleichnis (S)​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个明喻很明显是将撒旦和凶猛的海中野兽利维坦进行了对比。
  • 使用陈腐的暗喻、明喻和习语,你省了不少思考的力气,代价是你的意义的模糊。
  • 哈特曼把弥尔顿从外俯视的形象,和众多的明喻中似乎也置身局外的形象相联系。
  • 首先我们看这句“迷茫深夜中,轻舟的导航人”,在这个明喻中,导航人从诗句之外向内眺望。
  • 语常见的比喻形式有明喻和隐喻。
  • 思想也不能被明喻和寓言阐明。
  • 不过这是我已经给予你们的明喻。
  • 明喻和暗喻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
  • 看看有没有明喻、暗喻、转喻和提喻。
  • 看看有没有明喻、暗喻、转喻和提喻。
  • 想一想杰弗里·哈特曼关于弥尔顿的明喻写的文章。
  • 在资本论中不仅有大量明喻,而且还有许多隐喻。
  • 同明喻相比,暗喻不那么书面化而且更加形象化。
  • 不要使用你在别的出版物里见过的暗喻、明喻等比喻手法。
  • 不要使用你在别的出版物里见过的暗喻、明喻等比喻手法。
  • 然而,经济模型不是一幅准确的蓝图,而是一个分析的明喻。
  •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将,撒旦的庇护地比作了月亮的明喻。
  • 我们可以称这些为观察类的明喻,你们会发现它们一一都在讲稿上列出来了。
  • 大家都同意弥尔顿想要通过这些直白的明喻,来教育这首诗的读者。
  • 避免使用那些你常在书刊报纸上见到的暗喻,明喻或其他比喻手法。
  • 这些明喻使得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一些,诗歌的剩余部分所不能让我们预见的事情。
  • 仅第一本里就有四个主要的例证,我们可以看作最初的明喻来源的动力。
  • 伽利略在这个明喻中出现了,但明显他对于,这个对比的整体目的来讲是可有可无的。
※ "明喻"的意思解释、明喻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