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


拼音pī má
注音ㄆ一 ㄇㄚˊ

披麻

词语解释

披麻[ pī má ]

⒈  亦作“披麻带孝”。

⒉  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引证解释

⒈  见“披麻带孝”。

⒉  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 唐 王维,南唐 董源 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清 龚贤 《画诀》:“皴法名色甚多,惟披麻、豆瓣、小斧劈为正经。”

分字解释


造句

  • 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祷恳求。
  • 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泰尔、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 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
  •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道歉也非出于诚心,而且亨利披麻忏悔不久又出现了新的矛盾。
  • 伯赛大阿,你有祸了。 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
  • 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 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洗脚:就好像在圣灰日的时候我们披麻戴灰来立志悔改,那么在濯足节我们以洗脚来激励谦卑和服事。
※ "披麻"的意思解释、披麻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