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

簸箕


拼音bò ji
注音ㄅㄛˋ ˙ㄐ一
词性名词
港台畚箕

簸箕

词语解释

簸箕[ bò ji ]

⒈  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dustpan;

⒉  扬米去糠的器具。

fan; winnowing pan;

⒊  簸箕形的指纹。

loop of a fingerprint;

引证解释

⒈  扬米去糠的工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唐 锺辂 《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 孙飞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国语辞典

簸箕[ bò jī ]

⒈  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

《唐诗纪事·卷六二·郑嵎》:「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

⒉  扫地时盛尘土的工具。

英语wicker or bamboo winnowing basket, dustpan

法语van

分字解释


造句

  • 她在厨房里正把面包屑扫到一个簸箕里。
  • 用扑索引卡和塑料簸箕清理水银珠子。
  • 她正在厨房把面包屑扫到簸箕里。
  • 该簸箕有一个高效除尘形唇平底。
  • 在刷柄上的簸箕储存干剪辑。
  • 把瓜子壳胡噜到簸箕里。
  • 大象好像一只簸箕。
  • 洗水槽不好接水时,可以用一个塑料簸箕当引流器。
  • 扫帚和簸箕。
  • 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
  • 骑马的努力蒸到大簸箕中干糯米干粉糯米,然后酒歌道成粉末。
  • 当我们把地下室门打开的时候,簸箕,塑料瓶子,旧书都漂了出来。
  • 在除夕夜,所有的扫帚和簸箕都会被放在一边,免得好运被扫走了。
  • 本实用新型的半封闭式卫生簸箕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佳等特点。
  • 厢体有簸箕形和矩形两种,具有强度高、举升力强、不变机能好等特点。
  • 庆阳虎、狮图案的单体香包和五毒簸箕、五毒帽等群体香包,都属于这一类。
  • 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 又说:“那人给了我六簸箕大麦,对我说:‘你不可空手回去见你的婆婆。’”
  • 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麦场,把麦子收进仓里,却用不灭的火将糠秕烧尽。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 每隔几个街区就有穿着红白相间背心的人正在慢慢走过店面,将扫垃圾扫入晃来晃去的簸箕中。
  • 路三17他手里拿著扬场的簸箕,要扬净他的禾场,把麦子收在他的仓里,把糠秕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 太三12他手里拿著扬场的簸箕,要扬净他的禾场,把他的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秕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 又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哈奇先生醒来,窗外阳光明媚。他披着邋邋遢遢的旧衣服,闷闷地拿着扫帚和簸箕出门。
※ "簸箕"的意思解释、簸箕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