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gshéng

绳绳


拼音shéng shéng
注音ㄕㄥˊ ㄕㄥˊ

繁体繩繩
组合AA式

绳绳

词语解释

绳绳[ shéng shéng ]

⒈  形容接连不断。

众力绳绳可劈山。

continuous;

⒉  小心谨慎。

绳绳乎唯恐失仁义。

cautious;

引证解释

⒈  戒慎貌。

《管子·宙合》:“故君子绳绳乎慎其所先。”
尹知章 注:“绳绳,戒慎也。”
《汉书·礼乐志》:“绳绳意变,备得其所。”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尔雅》曰:‘绳绳,戒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之五:“思虔肃肃,致敬绳绳。”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敬子 既归,躬锄耰,其乐不改;治庙祀,裁古今,彝制为通行,家事绳绳有法度。”

⒉  众多貌;绵绵不绝貌。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朱熹 集传:“绳绳,不絶貌。”
《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復归於无物。”
唐 李邕 《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绳绳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测已。”
明 宋濂 《元故德清县尹陈府君墓志铭》:“既至,伪帅延之上坐,府君为敷陈大义,何者为顺,何者为逆,逆则罹祸,顺得受福,绳绳千餘言,伪帅不觉屈膝,城遂来归。”
清 钮琇 《觚賸·粟儿》:“儿不自知,魄化心融,言未已,悄乎变容,泪绳绳下。”
康有为 《强学会序》:“夫 中国 之在大地也,神圣绳绳,国最有名。”

国语辞典

绳绳[ shéng shéng ]

⒈  相续不绝的样子。

《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⒉  戒慎谨敬。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绳绳意变,备得其所。」

⒊  无涯际的样子。

《老子·第一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⒋  正直的样子。

《鹖冠子·卷中·泰鸿》:「精微往来,倾倾绳绳。」

分字解释


造句

  • 三股绳绳头编结的准备和收尾:先把三股绳的三股从扭缠的状态分开。
  • 我们将从低绳开始,然后向高绳前进。
  • 许多昆虫占据着沼泽,以活或死的绳草组织为食,而红翼鸫、麻雀、啮齿动物、兔子和鹿直接以绳草为食。
  • 但是对于腘绳肌较松弛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把坐骨抬的很高,以至于上腘绳肌肌腱包裹住坐骨,最终也会使肌腱受损。
  • 现在绳纹一词,已经不仅仅是这些物品的名称,那时代的人类,及他们生活的整个历史时期都被称之为绳纹。
  • 绳纹器文化得名于该时期器皿上时常出现的装饰性绳纹,这种文化一度覆盖北欧、中欧和东欧的大部分地区。
  • 他说:当更多人明白晾衣绳能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后,对晾衣绳的反对或许可能缓解。
  • 通常,腘绳肌貌似意外的受伤,其根源都是长期的过度拉伸和休息不足导致的腘绳肌肌腱慢性劳损。
  • 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臂上的绳就像火烧的麻一样,他的绑绳都从他手上脱落下来。
  • 如果我像这样给它一个拉力,持续增大二号绳上的张力,直到两绳中的一根断裂。
  • 绳纹陶器的制作,丰富与改造了绳纹人这种狩猎与采集的生活方式;而后在一万四千年的漫漫岁月中,一切没有多大的改变。
  •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发现绳纹陶品上那种对细节一丝不苟还有精致的表面图案,再加上长期连续的绳纹传统,真是相当的日本。
  • 把刚割断的快绳头装到绞车辊筒内,用扭矩扳手上紧活绳头卡子。
  • 纤维绳之间的间隙,像窗帘一样分段排列,提供了建筑的入口。这些将人们引入白色、纤维绳覆盖的室内。
  • 关于复线式的升降机,要用大绳去牵引钢丝绳,绳头绑缚一定要安全可靠。
  • 司钻要把滑大绳或倒大绳的作业情况记录在班报表上。
  • 悬吊绳、拉力绳、安全绳、固定绳应该每周或每次使用前检查一次,规格(额定工作负荷)、磨损限度、损坏程度或安装。
  • 在任何情况下,在预定滑大绳或倒大绳之前,都要先对大绳进行直观检查。
  • 钢绳起飞- 让助手抓住钢绳摁住机头协助起飞。是大风中起飞必须的。
  • 抓住绳圈的顶部,并把它穿过绳圈。
  • 在提升机起吊时,一定要确保绳筒上至少保留3圈钢丝绳,防止钢丝绳受力过大从绳筒上脱落。
  • 晶莹的冰条垂在晾绳上一闪一闪,绳下是暖气,绳上挂着我那空空的长桶袜。
  • 司钻检查新大绳的快绳头,如有任何损伤或缺陷,就用液压切绳器把它切掉。
  • 要确保大绳一直处于拉紧状态,不允许把大绳缠松出间隙。
  • 装上大钳锚头绳和钳尾绳,钳尾绳的外径至少是大钳锚头绳的两倍。
  • 针对以往螺母丝杠副调绳装置所存在的缺陷,介绍了液压调绳装置的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
※ "绳绳"的意思解释、绳绳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