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òushì

受事


拼音shòu shì
注音ㄕㄡˋ ㄕˋ

受事

词语解释

受事[ shòu shì ]

⒈  语法上指动作的对象,即动作所及于的人或事物。

the object of the action in a sentence; object;

⒉  接受职事或职务。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take over a job;

引证解释

⒈  接受职事或职务。

《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
《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太祖 戒 彰 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行事,尔其戒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六更》:“翌日,当直宫女须以未晓前先来受事。”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受事一两年,即满篝满车以归。”

⒉  受所教之事。

汉 刘向 《说苑·正谏》:“先生就衣,今愿受事。”

⒊  句子里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物。表示受事的名词不一定做句子的宾语,如“衣服送来了”的“衣服”是受事,但是做句子的主语。

如:“我看报”的“报”,“猫捉老鼠”的“老鼠”。

国语辞典

受事[ shòu shì ]

⒈  接任办事。

《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
《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英语object (of a transitive verb)​, to receive a task

德语Empfänger, empfangsbereit (S)​

分字解释


造句

  • 病人仍然拒不接受事实。
  • 对于那些愿意接受事实的人来说,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 有些人太屈从于别人的意见,太专注于决策共识,对自己的观点太沉默,太容易在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接受事情。
  • 现在接受任意的接受事件操作。
  • 相反,尝试着去接受事情今日的状态。
  • 为接受事件通知连接到容器。
  • 进入那寂静并接受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
  • 为什么不早点接受事实?
  • 如果我没有接受事实,我会走到他的墓前吗?
  • 接受事情原来的样子。
  •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选择的接受事物。
  • 可能我就应该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嗯,没错。
  • 下一步,定义在构建过程中接受事件通知的侦听器。
  • 你将学习接受事情本身,只在其中变化并谨慎地美化。
  • 除长期执行的事务以外,只有少数业务对象会受事务影响。
  • 如果你想拥有知足幸福的人生,灵活一点并接受事物原来的样子。
  • 接受事情的本来面貌,停止改造对方的尝试,因为那根本行不通。
  • 如果你还没准备好接受事实,那么不必自找麻烦寻求别人的建议了。
  • 对于悲伤,一般人的态度是先否认,继而愤怒、内疚,最后接受事实。
  • 当事件出现时,被动机将被启动,处理节点加入MQ集群,开始接受事件。
  • 但一年后访问布拉格时,他同样抱着眼见为实的态度要亲身感受事情的真相。
  • 对于受事故最严重影响的人们来说,提供可靠、精确的信息应有助于他们的治疗。
  • 还考虑了为治疗受事故影响最严重的3个国家的人民而设立的特殊卫生保健规划。
  • 所以人们不太可能把他们的自尊与事件联系起来,而是更可能以表面现象接受事物。
  • 据报告,受事故影响的人群中继续存在高度紧张、焦虑以及一些医学无法解释的身体症状。
  • ZiiSound D5无线音箱:没用比使用顶级音箱系统来听歌更舒适和享受事情了。
  • 要是我们早点接受事实,停止抵抗,继续我们的日常生活,难道会比现在的状况更加糟糕吗?
※ "受事"的意思解释、受事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