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


拼音sì yí
注音ㄙˋ 一ˊ

四夷

词语解释

四夷[ sì yí ]

⒈  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泛指外族、外国。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孔 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
《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

⒉  泛指外族、外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中国 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国语辞典

四夷[ sì yí ]

⒈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总称。

《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文选·左思·魏都赋》:「以娱四夷之君,以睦八荒之俗。」

分字解释


造句

  • 蛮夷邸的设置是汉代对人京四夷蕃客接待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 本文旨在概述《四夷广记》的特点,并加入了慎懋赏的简短传记。
  • “杂四夷及兵赋”包括用诙谐嘲谑的笔触所写的反映民族斗争、民族融合、民族文化的韵诵体作品。
  • 但值得注意的,巴夷亚州单独就拿到这笔灾害专款的五成四经费。
  • 他们突然的攻击使人们愈加留意人们四周的危夷。
  • 第四章论述《夷坚志》对《汉语大词典》的补充。
※ "四夷"的意思解释、四夷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