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寺主


拼音sì zhǔ
注音ㄙˋ ㄓㄨˇ

寺主

词语解释

寺主[ sì zhǔ ]

⒈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

⒉  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引证解释

⒈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 东汉 时立 白马寺,有知事之名, 东晋 以后始称寺主。

《魏书·释老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
《唐六典》卷四:“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
《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摩摩帝”下引《僧史略》:“详其寺主,起乎 东汉 白马寺 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 东晋 以来,此职方盛,故 梁武 造 光宅寺,召 法云 为寺主,创立僧制。”

⒉  宋 政和 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分字解释


造句

  • 他在四川省西部重建了八邦寺,将之作为自己的主寺。
  • 九黄机场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以北12公里。
  • 我国福建省泉州开元寺和山西省大同华严寺,即供奉以上五尊主尊佛。
  • 昌珠寺系吐蕃时期第一批兴建的佛教寺庙之一,重要建筑有大门、缦“乃定学”、措钦大殿名“乃定当”,大殿主像是莲花生。
  • 寺内的金佛高达45米,据说存有如来佛主的遗物。
  • 接着来看另一所寺庙——宗西寺,它坐落在主街旁那片石崖上。
※ "寺主"的意思解释、寺主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