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故


拼音wù gù
注音ㄨˋ ㄍㄨˋ

物故

词语解释

物故[ wù gù ]

⒈  亡故;去世。

前以降及物故。——《汉书·李广苏建传》
亲友尽已物故。

pass away; die;

⒉  世事。

affairs of human life;

⒊  指变故。

物故不可论。

accident;

引证解释

⒈  事故。

《墨子·号令》:“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夜以火指。”
孙诒让 间诂:“物故,犹言事故,言有事故则击鼓也。”
《南史·任昉传》:“郡有蜜岭及杨梅,旧为太守所采, 昉 以冒险多物故,即令停絶,吏人咸以百餘年未之有也。”

⒉  死亡。

《荀子·君道》:“人主不能不有游观安燕之时,则不能不有疾病物故之变焉。”
《汉书·苏武传》:“前以降及物故,凡随 武 还者九人。”
颜师古 注:“物故谓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一説,不欲斥言,但云其所服用之物皆已故耳。”
王先谦 补注引 宋祁 曰:“物,当从南本作歾,音没。”
《三国志·蜀志·刘璋传》:“瑁 狂疾物故。”
裴松之 注:“魏 臺访‘物故’之义, 高堂隆 答曰:‘闻之先师:物,无也;故,事也;言无復所能於事也。’”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蜀王 纳以为妃,无几物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放蝶》:“遭君虐政,姊妹多物故。”

国语辞典

物故[ wù gù ]

⒈  死亡。也作「物化」。

《三国志·卷三一·蜀书·刘二牧传·刘璋传》:「瑁狂疾物故,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三国演义·第八二回》:「今诸将虽多物故,然尚有十余人,何虑于刘备?」

⒉  事故。

《墨子·号令》:「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夜以火指。」

分字解释


造句

  • 但是同种动物故意互相欺骗的说法,我以前从未听说过。
  • 《泥狗》是一个适合所有年龄段阅读的动物故事。
  • 不, 我不喜欢动物故事。
  • 中国古代和现代人物故事。
  • 肯找到一本动物故事书。
  • 我喜欢阅读,尤其喜欢阅读其它国家的人物故事。
  • 听我的怪物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
  • 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
  • 造像题材共51种,以当时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为主。
  • 个人亦可参加城市安排的活动,推举城市卫生倡导人人物故事。
  • 在中国历史上行政道德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料和生动的人物故事。
  • 为了避免过热,因为在任何液体燃料火箭进程的混合物故意不理想。
  • 闻名刑侦资深专家物故前给孙辈留下一个自已一辈子终未破解的迷题。
  • 另一位小姐兴奋地分享她的购物故事,而与另一表现出她的廉价购买。
  • 《庄子》一书中不乏丰富的寓言故事,而人物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事理。
  • 层次清晰,刻工流畅,纹饰精美,时代风格明显,腹部绘人物故事图,图案布。
  • 坊高10米,顶为重檐楼阁式,额枋满雕人物故事和云树台阁,间以花纹装饰,富丽多样。
  • 民间故事可以分为好几种,其中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等三种是世界性的故事种类。
  • 在构图上较多保留早期全景人物故事穿插其间的山水画特征,反映出盛唐时代青绿山水的风格。
  • 造成事故隐患的原因有多种,如“人失误”和“物故障”,但作者认为其根本的原因却是管理上的缺陷。
  • 比如,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动物故事,你就可以找一些关于动物、动物园和野外生活的报道文章给孩子看。
  • 土家族机智人物故事有着流传空间相对稳定,主人公因地而异的特点,体现着平衡心理的重要社会功能。
  • 本论文完成后,我想对所有在写作这篇人物故事分析的论文中给予我宝贵的帮助的这些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 粗硫酸松节油是硫酸盐法制浆生产的副产品,因其含有许多硫化物故有恶臭味,不加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
  • 小银是个小姑娘。你可以给她讲讲稀奇古怪的动物故事,或是侃侃那些长得跟人一样的奇妙生物,她统统没意见。
  • 希拉未曾公开的真实,满怀爱意且言辞机智的众多回忆录仅仅是艾维拉用来编织这位银屏传奇人物故事的部分取材来源。
  • 票房收入第二的影片是奇幻剧《史瑞克3》,是关于可爱的怪物故事的最新章节,该片演员是动画版动物以及童话故事中角色。
  • 2006年时,加拿大博主凯尔·麦克唐纳德的易物故事被传为佳话,他以一枚红色曲别针,经过数次网上交易,最后换了套别墅。
※ "物故"的意思解释、物故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