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dǎng

乡党


拼音xiāng dǎng
注音ㄒ一ㄤ ㄉㄤˇ

繁体鄉黨

乡党

词语解释

乡党[ xiāng dǎng ]

⒈  家乡,乡里。

各官之后,就是亲戚,以及乡党。——《幻中真》
还付乡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fellow villager or townsman;

引证解释

⒈  泛称家乡。 周 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论语·乡党》:“孔子 之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后汉书·许劭传》:“劭 与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七折:“玉府仙郎,喜皇都得意首登龙榜,还乡党。”

⒉  同乡;乡亲。

《逸周书·官人》:“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诚信。”
《汉书·司马迁传》:“僕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
《陈书·任忠传》:“﹝ 忠 ﹞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但愿你两口白头到老,俺乡党们也顺心。”

国语辞典

乡党[ xiāng dǎng ]

⒈  乡里、家乡。

《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⒉  乡族朋友。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

分字解释


造句

  • 关中地区的礼物交换从模式上看,主要发生在亲戚和乡党之间;
  • 印度官差们经常抓不住那些投石党,暴怒之下,将附近的乡党一并株连,在不公的情况下以同谋问罪。
  • 乡饮酒礼、乡射礼是周代乡党间经常性的礼乐活动,具有丰富的艺术蕴含,其仪式具有早期戏剧的特征,诗乐在乡党礼典中处于核心地位。
  • 该项制度的产生,主要是受中国古代社会注重维护宗法家族利益精神的影响,也与维护乡党利益、处理相邻关系及其些赋役征发的法例和习惯等因素有关。
※ "乡党"的意思解释、乡党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