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ùnzhù

训注


拼音xùn zhù
注音ㄒㄨㄣˋ ㄓㄨˋ

繁体訓注

训注

词语解释

训注[ xùn zhù ]

⒈  亦作“训注”。

⒉  训释注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训註”。训释注解。见“训注”。

《晋书·郑冲传》:“初, 冲 与 孙邕、曹羲、荀顗、何晏 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輒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
《旧唐书·儒学传上·曹宪》:“宪 又训注 张揖 所撰《博雅》,分为十卷。”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小学不讲》:“许叔重 收集篆、籀、古文诸家之学,就隶为训注,谓之《説文》。”
明 胡居仁 《碧峰书院赋》:“训註繁而理昧,孰能免乎冥行。”

分字解释


造句

  •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注:或作“训慰师”。
  • 《说文解字注》在注释《说文》时针对一些释语的构成特点,采取了“三字句”这种独特的训释体例。
  • 研究高注方式就是研究高注义训的方式,它包括同义相训、反义相训、狭义释广义、共名释别名、描写譬况、设立界说等六种方式。
  • 纵观全书,郑玄的《周礼注》在词义训释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 "训注"的意思解释、训注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