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义人


拼音yì rén
注音一ˋ ㄖㄣˊ

繁体義人

义人

词语解释

义人[ yì rén ]

⒈  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

⒉  秦汉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

引证解释

⒈  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

《墨子·非命上》:“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东伐 紂,伯夷、叔齐 叩马而諫……左右欲兵之。 太公 曰:‘此义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篤始终於寒暑,虽危亡而不猜者,义人也。”

⒉  秦 汉 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按 秦昭王 时有白虎为害,后为 板楯 人射杀,遂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口算之钱。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板楯 七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復为义人。”

国语辞典

义人[ yì rén ]

⒈  信守道义的人。

语本《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是耶和华的门。义人要进去。
  • 这是耶和华的门。义人要进去。
  • 义人永不挪移。恶人不得住在地上。
  • 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
  • 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 义人得脱离患难;有恶人来代替他。
  • 义人得脱离患难,有恶人来代替他。
  • 恶人设谋害义人,又向他咬牙。
  • 义人的口谈论智慧,他的舌头讲说公平。
  • 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
  • 有终日贪得无厌的,义人施舍而不吝惜。
  • 惟有义人必然欢喜,在神面前高兴快乐。
  • 恶人窥探义人,想要杀他。
  • 义人的思念是公平。恶人的计谋是诡诈。
  •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
  • 恶必害死恶人。 恨恶义人的,必被定罪。
  • 坏人俯伏在善人面前。恶人俯伏在义人门口。
  • 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
  • 我愿如义人之死而死,我愿如义人之终而终。
  • 恶人兴起,人就躲藏。恶人败亡,义人增多。
  • 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
  • 义人增多,民就喜乐;恶人掌权,民就叹息。
  • 坏人俯伏在善人面前;恶人俯伏在义人门口。
  • 耶和华咒诅恶人的家庭,赐福与义人的居所。
  • 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
  • 散布亮光,是为义人。预备喜乐,是为正直人。
  • 瞻徇恶人的情面,偏断义人的案件,都为不善。
※ "义人"的意思解释、义人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