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杂治


拼音zá zhì
注音ㄗㄚˊ ㄓˋ

繁体雜治

杂治

词语解释

杂治[ zá zhì ]

⒈  会审。

⒉  综合治理。

引证解释

⒈  会审。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公卿请遣宗正、大行与 沛郡 杂治王。”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昭帝 初,﹝ 刘德 ﹞为宗正丞,杂治 刘泽 詔狱。”
颜师古 注:“杂谓以他官共治之也。”
《新唐书·杨师道传》:“太子 承乾 得罪,詔与 长孙无忌 等杂治其狱。”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命都事 刘正 等往按,狱弗具,復遣参政 张澍 等杂治之,竟置三人於死。”

⒉  综合治理。

《明史·俞大猷传》:“宜建城设市,用 汉 法杂治之。”

分字解释


造句

  • 目的: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中找出仲景关于六淫病辨证论治之规律,以指导临床实践。
  • 从治气治水治血三个治疗层次,分析《金匮要略》杂病病机与治法方药。
  • 名老中医夏翔教授,治疑难杂症善用黄芪,不仅辨证遣药,而且擅用药对来增效,以达如鼓桴应之效。
  • 宴会前提供每人一杯杂果宾治;
※ "杂治"的意思解释、杂治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