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

周礼


拼音zhōu lǐ
注音ㄓㄡ ㄌ一ˇ

繁体周禮

周礼

词语解释

周礼[ zhōu lǐ ]

⒈  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引语见《周礼·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清·刘开《问说》

Zhou Li——a classical book in ancient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的礼制。

《左传·闵公元年》:“鲁 不弃 周 礼,未可动也。”
《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唐 颜师古 注:“此丧制者, 文帝 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 周 礼也。”

⒉  礼数周全。

傅朝阳 《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

国语辞典

周礼[ zhōu lǐ ]

⒈  书名。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

分字解释


造句

  • 《周礼》祭祀词语的词汇史研究价值。
  • 周代史官与周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智利在上周礼貌地捐献了100000美元。
  • 宾兴起源于《周礼》,是一种表彰和劝学的礼仪。
  • 最后对《周礼》十煇这个光象分类体系进行了评价。
  • 在经学方面,孙诒让最大的成绩体现在对《周礼》的研究。
  • 依照周礼,坐车者若在路上遇见两个人,就要站起来行礼;
  • 而“周礼尽在鲁矣”,因此鲁国是周代祭祀比较典型的国家。
  • 论文试从名称、作者及成书年代三个角度对《周礼》进行解析。
  • 现在实在很软弱,上周礼拜的道用到最后,竟然感觉有些缺乏。
  • 纵观全书,郑玄的《周礼注》在词义训释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 隔周礼拜一,当我来访时,弥欧姆给我一杯果冻盒盛装的热咖啡。
  • 夏商时期的礼乐活动为西周礼乐教育制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第四部分对《周礼》官吏考核的特点进行总结。
  • 为什么会选择在1999年成立何周礼建筑设计事务所,有什么契机吗?
  • 郑玄在注《周礼》中也谈及《论语》的名称,他说:“答述曰‘语’。”
  • 西周礼乐文化在古代文化中有特殊地位,它可以说是上古三代文化的集成。
  • 她们的爱情和婚姻受到周礼的压制,她们善良、美丽、勤劳,但是仍然不免被抛弃。
  • 泰伯“端委以治周礼”表明代表当时先进文化的周文化对蛮夷土著文化的渗透和交融。
  • 周礼对西周社会起着法律调节作用,具有法的构成要素: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 周礼”作为一门哲学体系以至成为后儒经书,对周代及周代后世的服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完善的户籍制度,其主要依据是《周礼》。
  • 在《周礼》中也有记载,如果有青年男女在“仲春会”上一见倾心,可以不受父母干涉,自由成婚。
  • 我国加工腊汁肉的历史悠久,在《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据考证就是腊汁肉。
  • 前人在先秦官制与《周礼》的比较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基本都是围绕西周官制或笼统的周代官制。
  • 前人在先秦官制与《周礼》的比较研究中已经取得了 丰硕 成果,但基本都是围绕西周官制或笼统的周代官制。
※ "周礼"的意思解释、周礼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