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

篆刻


拼音zhuàn kè
注音ㄓㄨㄢˋ ㄎㄜˋ
词性动词


篆刻

词语解释

篆刻[ zhuàn kè ]

⒈  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比喻精心书写或作文。

seal cutting;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吕延济 注:“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
宋 秦观 《赠刘使君景文》诗:“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觴侠气上云空。”

⒉  谓雕琢,过分修饰文字。

明 高启 《跋沟南诗后》:“格律深稳,不尚篆刻,而往往有会理切事之理。”

⒊  雕刻印章。

《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文彭、文嘉 ﹞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米紫来自书诗卷》:“﹝ 米紫来 ﹞诗画皆工秀,兼善篆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抱石,我看是一位标准的 中国 艺术家,他多才多艺,会篆刻,又会书画,长于文事。”

国语辞典

篆刻[ zhuàn kè ]

⒈  推敲字句,琢磨文章。比喻精心为文。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⒉  雕刻印章。因印章多模仿秦汉古印,采用大小篆体,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英语carving a seal

德语Siegelschnitzerei (S)​

法语gravure des sceaux

分字解释


造句

  • 婺源以其建筑、篆刻和油菜花海而闻名。
  • 体会到了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魅力。
  • 我们有一位技术非常好的篆刻人。
  • 这个星期的篆刻作业是雕刻:逍遥游。
  • 雕刻各种教派的著名篆刻艺术家竖立。
  • 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
  • 中国印融入了篆刻,书法,美术和诗歌元素。
  • 他幼年时生活清苦,酷爱读书,喜欢书法篆刻。
  • 这才是篆刻之道。
  • 篆刻千百年来,对中国人来说,图章是权利的象征。
  •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印章的出现,篆刻逐渐成为专门的技艺。
  • 擅长书画篆刻与贝雕工艺品创作设计、制作研究和理论探讨。
  • 一个乐观的篆刻家使灵巧和活跃的笔触而清醒的人总是整洁的。
  • 其父徐达章是当地知名画家,他精通诗文、书法、篆刻,尤擅绘画。
  • 赵之谦的篆刻思想与书法、绘画乃至诗文思想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 在同学们挥动着手里的篆刻刀中,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 待来年清明日,此铭将篆刻于我们的墓碑背面,权为我与老伴的墓志铭。
  • 他用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的艺术元素表达着“同一个爱”的世界语言;
  • 社员中还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的20多位国际篆刻书画界的知名人士。
  • 书画篆刻作品在多种报刊杂志刊登发表,撰写专业学术论文获得多项奖励。
  • 篆刻也需要像金属材料,选择玉,动物牙齿和角,陶器,竹,水果,和石头。
  • 曾获河南省书展一等奖、首届龙门奖金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
  •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 釉装饰的青瓷与精细的工艺,瓷砖模式和传统篆刻,您可能会想到过去和赞扬的东西。
  • 篆刻艺术集书法和雕刻于一身,虽然表演的舞台并不大,却同样有着广阔的创造天地。
  • 广东开平人,涉猎东西方艺术媒介,早年从师习书画篆刻,历年参加书画展览及获奖。
  • 徽派篆刻在中国文人篆刻史上始终是主流,但对徽派篆刻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却没有。
  • 作为艺术品,印章的好坏看其构图、书法和篆刻者的刀法,能否显出优雅而具活力的效果。
※ "篆刻"的意思解释、篆刻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