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ūnshī

尊师


拼音zūn shī
注音ㄗㄨㄣ ㄕ

繁体尊師
词性动词

尊师

词语解释

尊师[ zūn shī ]

⒈  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尊师爱生。
尊师爱徒。

respect the teacher;

⒉  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Taoist priest;

引证解释

⒈  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詔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汉书·萧望之传》:“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赵紫阳 《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尊敬教师,在整个社会形成强烈的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

⒉  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唐 韩愈 《石鼎联句》诗序:“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 少林 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⒊  对道士的敬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 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五代 齐己 《经吴平观》诗:“老鹤心何待,尊师鬢已乾。”
《云笈七籤》卷一一六:“少顷, 南溟 夫人与 玉虚 尊师约,子可求而请之也。”

国语辞典

尊师[ zūn shī ]

⒈  尊崇师长。

《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⒉  对他人之师的尊称。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尊师今在何处?此位又是何人?」
《聊斋志异·卷五·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⒊  对道士的尊称。

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三首之一:「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唐·齐己〈经吴平观〉诗:「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干。」

分字解释


造句

  •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尊师的说法。
  • 社会需要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
  • 但是更叫人不可思议的是我见到了尊师米拉。
  • 你及你的同学尊师爱友、文明礼貌做的好吗?
  • 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品德优良,学习态度端正。
  •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社会氛围。
  • 武德以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为基本内容。
  • 怀着对尊师极其崇敬的心情,热穹在内心深处和骨髓里向尊师祈祷。
  •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在尊师爱友、文明礼貌等各方面,我们都时常严格要求自己。
  • 在我梦中讲法的佛和听佛讲法的人,巴日玛和其他人都指示我应该请求尊师讲述他的故事。
  • 本人欲加盟一所尊师重教、开拓进取、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在那里,我的才能将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 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 自古就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96人。
  • 由于教育制度的变迁,目前教师传统身份正遭遇严峻的危机,甚至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尊师习俗和传统也面临着“去根化”的危险。
  • 会议对朔里矿职工学校等15个职工教育先进单位,30位尊师重教领导,72名优秀教师,4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进行了表彰。
  • 我国一向有“师道尊严”、“尊师重道”的传统,对于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期待更是高,有“万世之师”之称的孔子以其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高尚气节为教师作出了一个近乎“圣人”的定位。
※ "尊师"的意思解释、尊师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