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xìng

百姓



百姓

词语解释

百姓[ bǎi xìng ]

⒈  普通人——相对于官员、干部而言。

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百姓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common people;

⒉  (古代百姓是百官贵族的统称)

引证解释

⒈  百官。

《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孔 传:“百姓,百官。”
《国语·周语中》:“官不易方,而财不匱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
《大戴礼记·保傅》:“此五义者既成於上,则百姓黎民化缉於下矣。”
清 陈鳣 《对策》:“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 盘庚 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

⒉  人民;民众。

《书·泰誓中》:“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孔颖达 疏:“此‘百姓’与下‘百姓懔懔’皆谓天下众民也。”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元旦占候》:“又云:‘芒种雨,百姓苦。’盖芒种须晴明也。”
明 高启 《赋得乌衣巷送赵丞子将》:“春风三月满京华,肯入寻常百姓家。”
杨朔 《昨日的临汾》:“村里的百姓大半全集拢来了:有驼背的老人,筋肉结实的壮年汉子,顽皮的小孩,以及穿着红绿衣裤的妇女。”

国语辞典

百姓[ bǎi xìng ]

⒈  百官族姓。古时贵族以其所封之地为姓,故称为「百姓」。

《书经·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⒉  泛指一般平民、国民。

《易经·系辞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我和你们众百姓在此痛饮一天,也是缘法。」

布衣 平民 黎民 赤子 庶民 人民 子民 苍生

国君

英语common people

德语Bevölkerung, der Mann auf der Strasse, Bewohner

法语peuple, les gens du peuple

分字解释


造句

  • 一般百姓似乎普遍看不起从政者。
  • 此等奢侈品普通百姓是难以获得的。
  • 国王呼吁臣民百姓准备作战。
  • 我强烈地感到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会赞同我。
  • 政客们把事情搞砸时,承受损失的是老百姓。
  • 不可否认,这是一场普通百姓反抗领导人的起义。
  • 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他那个年代很受平民百姓的欢迎。
  • 我和我的百姓知道,你却不知道。
  • 全民众大声呼喊,那夜百姓都哭了。
  • 这是平民百姓第一次开始外出就餐。
  • 他喜欢这的老百姓,喜欢这里的食物。
  • 你曾借摩西和亚伦的手,引导好像羊群一般的百姓。
  • 当百姓在我面前哀号说“给我们肉吃”时,我从哪里得到肉给他们吃呢?
  • 当百姓在我面前哀号说“给我们肉吃”时,我从哪里得到肉给他们吃呢?
  • 他受到当地大部分百姓的拥护。
  • 他们挨家挨户地从老百姓那里收钱。
  • 从政者通常不理解平民百姓的观点。
  • 恐怖分子故意要同平民百姓做死亡游戏。
  • 天价被设计用来让小老百姓们不敢问津。
  • 这部电影表明老百姓在战争期间的英勇行为。
  • 他从军队退了役,重新过上平民百姓的生活。
  • 警察根据一个老百姓的报告,突然搜查了这家俱乐部。
  • 老百姓已闯入这栋大楼,很明显他们错误地相信这儿有食物。
  • 红十字会已经安排了两次局部停火,以便让老百姓得到医疗救助。
  • 要给这些可怜的无辜百姓处死刑——而且还是惨死!
  • 公主和影子走到阳台上,向百姓露面,接受人们的欢呼。
  • 百姓听到他们国王这种仁爱的回答,看见他那亲切的表情,都喜气洋洋。
  • 只要团结起来,我们老百姓也能移山倒海。
※ "百姓"的意思解释、百姓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