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


拼音dú yì
注音ㄉㄨˊ 一ˋ

繁体獨異


独异

词语解释

独异[ dú yì ]

⒈  谓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引证解释

⒈  谓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楚辞·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夏侯始昌 通‘五经’,善推《五行传》,以传族子 夏侯胜 ……其传与 刘向 同,惟 刘歆 传独异。”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的宣战。”

分字解释


造句

  • 今年布克奖评出的是一本风格独异的历史小说《狼厅》(此书将于下周再美国出版)。
  • 鲁迅乡土小说的审美基调和内在的精神传达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异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模式。
  • 办刊焦虑、创造“新文学”的热望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决定了他们在新文坛中“独异”的行为方式。
  • 但一个人一旦形成独异的人格,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就起到了主导作用——换句话说,社会这个外因,要通过人自身这个内因起作用。
  • 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说可谓异帜独张,它与温病学派的主张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并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得到完善。
※ "独异"的意思解释、独异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