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杜诗


拼音dù shī
注音ㄉㄨˋ ㄕ

繁体杜詩

杜诗

词语解释

杜诗[ dù shī ]

⒈  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或诗集。

引证解释

⒈  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四:“杜 诗説:‘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分字解释


造句

  • 从两个方面对杜诗的用典艺术进行分析。
  • 至今仍然是学习杜诗不可或缺的必读文献。
  • 两人构成了杜甫及杜诗传播及接受史上的桥梁。
  • 第二节考察《钱注杜诗》对现代学术研究的影响。
  • 写人的史家风范,使杜诗“诗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 杜诗批评思想: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杜诗批评受儒家诗教理论影响很深;
  • 金圣叹《杜诗解》中对杜甫诗歌的解读方法大致可归结为解诗、读诗和品诗三种。
  • 研究《杜诗解》的诗歌形式理论,对于建立现代汉语文体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杜诗注释的研究成为杜甫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产生了很多可喜的成果。
  • 本文选取了杜诗“描述性形容词置于句首”与“南迁近体诗”两个小题目进行思考。
  • 然而杜注中所蕴含的价值是无限的,研究的空间同样是无限的,杜诗研究领域需要继续拓展。
  • 从艺术手法上看,戎昱继承了杜诗多用“流水对”的句法特征,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流水对”。
  • 相似的文人命运使唐末五代文人首先确立了杜诗的“诗史”地位,并效仿之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
  • 相似的文人命运使唐末五代文人首先确立了杜诗的“诗史”地位,并效仿之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
  • 董养性《选注杜诗》是元代重要的注杜选本,是现存元代注杜诗数量最多、水平极高的一部杜诗学著作。
  • 由此引出杜诗在内容和修辞、风格上的一系列变化:穷愁生活的描写、修辞上的用拙以及具有反讽意味的戏谑风格。
  • 元诗的艺术渊源主要在于杜诗,另外还受到齐梁宫体以及诗人李白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与白居易词中有异的风格。
  • 她在包括《爱书者》及《杜佩奇艺术与生活》杂志上发表了超过70首诗。
  • 江西诗派后学张“一祖三宗”之说,虽然远绍杜甫,但黄庭坚才是江西诗派的实际开创者,他正是通过学杜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貌的。
  • 杜秋娘的《金缕衣》诗一般认为体现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 "杜诗"的意思解释、杜诗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