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


拼音fú xī
注音ㄈㄨˊ ㄒ一

伏羲

词语解释

伏羲[ fú xī ]

⒈  (2852—2738 B.C.)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德。始画八封;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

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风姓。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 庖牺。亦作“伏戏”、“伏牺”。

《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 燧人、伏羲 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
《庄子·大宗师》:“伏戏氏 得之,以袭气母。”
汉 扬雄 《法言·问道》:“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 伏牺 而成乎 尧。”
晋 王嘉 《拾遗记·春皇庖牺》:“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 庖牺,亦曰 伏羲。”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 贾公彦 疏引《孝经纬》:“伏牺 之乐曰《立基》。”
唐 杨炯 《少室山姨庙碑》:“伏羲 画卦,唯观鸟兽之文。”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兹著书显言:东西万国及我 伏戏 与 中国 之初人尽是邪教子孙,其辱我天下之人。”

国语辞典

伏羲[ fú xī ]

⒈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也作「庖羲」、「庖牺」、「伏羲氏」、「伏牺」、「伏牺氏」、「宓羲」、「宓戏」、「羲皇」。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粤有生民,伏羲始君。」

英语Fuxi or Fu Hsi, legendary Chinese emperor, trad. 2852-2738 BC, mythical creator of fishing, trapping and writing

德语Fu Xi (Eig, Pers)​

法语Fuxi

分字解释


造句

  • 伏羲发现了天地间的流动之气。
  • 伏羲氏得之,他获得了永生的秘密;
  • 其次是关于人类创生的女娲和伏羲神话。
  • 我国最早的龙图腾产生于上古伏羲时代。
  • 中国传说称伏羲氏三位祖先中地位最高的。
  • 伏羲、几蘧也是如此,一般人那更不用说了。
  • 据传说,古代中国三大帝君第一位伏羲氏就是在陈去世的。
  • 天帝藏书处所藏的第一部天书就是伏羲在阆中创制的先天八卦。
  • 麦积山石窟交龙龛饰图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伏羲女娲”无关。
  • 如果伏羲真的是汉族人的第一个祖先,那他的代怎能把他描述成一个怪物呢?
  • 大地湾遗址对探索伏羲、炎帝、黄帝之间的历史联系有着重要参考、印证作用。
  • 为了报答伏羲和女娲的救命之恩,雷神从口里拔下一只长长的犬齿,把它给了他们,说。
  • 众所周知,华夏先民把创世英雄伏羲尊为“龙的化身”,把“龙”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 在淮阳地区,人祖爷信仰颇为民众推崇,人祖爷即是民间传说中的华夏民族始祖伏羲氏。
  • 从7300年前伏羲创太极两仪,既将其阴阳之道应用于解释人体身体各种疾病的原理。
  • 他教人们如何种植五种谷类,创立了的易货贸易,还将伏羲的35弦的乐器改进为5弦乐器。
  • 先圣伏羲氏创作了先天八卦,周文王根据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又创作出后天八卦,并推演出六十四卦。
  • 太昊伏羲是多民族融合的代表,以“羲黄”代替“炎黄”作为我们民族的共同先祖更具有广泛意义。
  • 令人惊异的是,最近发现的名为《Han Dan Go Gi》的韩国历史文本描述了伏羲(韩语称Bokhwi)的一生。
  • 而从《伏羲》开始,我走到了另外一边,不再是把之前的历史作为一种言说的对象,而是把自己内心里感受到的世界作为一种表述方式。
  • 围棋构造象、形、理、数、“天圆地方”、“天盖地之象”、“三百六十有一周天数”与《河图洛书》、“天文历法”、《伏羲八卦》、《来知德》太极图有着紧密联系。
  • 刘恒凭借《黑的雪》、《伏羲伏羲》等作品成为新写实小说作家的一员,后以小说家的身份跨入电影编剧界,为《本命年》、《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十余部电影担任编剧。
※ "伏羲"的意思解释、伏羲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