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oyuánxiāo

闹元宵


拼音nào yuán xiāo
注音ㄋㄠˋ ㄩㄢˊ ㄒ一ㄠ

繁体鬧元宵

闹元宵

词语解释

闹元宵[ nào yuán xiāo ]

⒈  民间风俗。农历正月十五,击鼓鸣锣,通宵张灯,供人玩赏。相传始于汉,后世相沿不衰,内容更丰富。是夕吃喝玩赏,热闹非凡,故称“闹元宵”。

引证解释

⒈  民间风俗。农历正月十五,击鼓鸣锣,通宵张灯,供人玩赏。相传始于 汉,后世相沿不衰,内容更丰富。是夕吃喝玩赏,热闹非凡,故称“闹元宵”。参见“元宵”。

元 王德信 《北西厢记·斋坛闹会》:“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
李瑛 《正月十五》诗:“正月十五春风高,家家闹元宵。”
袁鹰 《一声绣金匾》:“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

分字解释


造句

  • 中国有句俗话:“正月十五闹元宵”。
  • 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
  • 坝上二人台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打金钱》、《挂红灯》、《走西口》、《闹元宵》等。
  • 大红灯笼门前挂,灯笼里边点红蜡。烛光映出灯谜巧,开智猜谜人笑倒。合家欢乐闹元宵,其乐融融乐滔滔。
※ "闹元宵"的意思解释、闹元宵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