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鼻子
词语解释
牛鼻子[ niú bí zi ]
⒈ 牛的鼻子,
英nose of an ox;
⒉ 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⒊ 旧时称道士,含讥讽的意味(因道士所梳高髻状若牛鼻)
英(formerly) old Taoist;
引证解释
⒈ 对道士的戏称。以道士梳髻高起如牛鼻,故称。一说道教所奉的始祖 老子 曾骑青牛过 函谷关,故称。
引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你这先生不要听这牛鼻子説谎,我每日诵经到晚,肚里常是饿的支支叫哩!”
明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三折:“这牛鼻子大胆!怎生在我跟前,説长道短的。”
《说岳全传》第六四回:“牛通 便对 诸葛锦 道:‘都是你这牛鼻子,叫他去叫船,如今被人捉去。’”
⒉ 牛的鼻子。常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引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石柱 说,他在山里放牛,要牛跟着走,就得牵住牛鼻子,抓住牛鼻子,也是抓主要矛盾。”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三幕:“我们牵着敌人的牛鼻子转了两三圈了,这一次它又来了吧?”
《人民日报》1982.10.11:“实行经营管理的责任制,就是牵住了商业工作的‘牛鼻子’。”
国语辞典
牛鼻子[ niú bí zi ]
⒈ 讥称道士之词。说法有二:一、道士头上的高髻很像牛鼻子。二、相传道教始祖李聃骑牛出函谷关,后世乃以牛鼻子称道士。
引《醒世姻缘传·第一三回》:「似这臭牛鼻子、秃和尚,就是万年没有汉子也不养他。」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九回》:「你这个牛鼻子,我也不奈你何。」
⒉ 大陆地区指关键、要害。
例如:「这下可抓到了城市改革的牛鼻子。」
英语key point, crux, (old) Daoist (facetious)
法语taoïste (facétieux) (arch.)
分字解释
- 牵牛要牵牛鼻子。
- 妈妈:犀牛鼻子上的角是用来攻击敌人的!
- 那是眉毛不是牛角吧?到是长了一牛鼻子。
- 使用那让而且拿一个VB类别的牛鼻子字?
- 犀牛鼻子上有一个角。
- 对中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研究,就如牵牛抓住了牛鼻子。
- 两辆悍马呈角度停放,牛鼻子上的绳子系在保险杠上,引导牛进入山谷。
- 工作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倘若牵不住“牛鼻子”就会被任务拖着走而疲于应付。
- 抓住操作风险管理的“牛鼻子”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加强内部控制在操作风险管理进程中永无止境。
- 一流的演艺圈已经出版他们的顶端100大多数的流行名人搜寻,从读者的搜寻牛鼻子字和名人的数字计算页视野在2006年三月之中。
相关词语
- qiān niú zhàng千牛仗
- bái niú白牛
- yī niú jiǔ suǒ一牛九锁
- zhú niú竹牛
- bái niú chē白牛车
- niú yī bìng wò牛衣病卧
- niú dài牛埭
- mǎ niú马牛
- shè niú射牛
- shāo gē niú稍割牛
- niú gēng牛耕
- jí niú léi tún瘠牛羸豚
- bǎi niú百牛
- piān niú犏牛
- niú yāo牛腰
- gǔ niú lǐng牯牛岭
- xiū niú休牛
- niú jū牛拘
- niú tóng mǎ zǒu牛童马走
- chuī dà niú吹大牛
- suō bí缩鼻
- bí shān gēn鼻山根
- bí zhū鼻珠
- zhuō bí捉鼻
- bí yān鼻烟
- bí shéng鼻绳
- bí nǜ鼻衄
- bí dòu yán鼻窦炎
- bí dīng鼻疔
- gǔ bí骨鼻
- pū bí扑鼻
- bí zǐ鼻子
- bí yǐn鼻饮
- chī zhī yǐ bí嗤之以鼻
- bí ruǐ鼻蕋
- diào bí zǐ吊鼻子
- bí yí鼻夷
- bǎ bí把鼻
- pèng yī bí zǐ huī碰一鼻子灰
- dú bí kūn犊鼻裩
- jiǎo zǐ脚子
- zhāng zǐ章子
- chǎn zǐ铲子
- zǎi zǐ载子
- bèi dā zǐ背褡子
- gōu yuán zǐ钩缘子
- liǎng xià zǐ两下子
- nǚ ér zi女儿子
- zhōng zǐ qī钟子期
- zhēn zǐ贞子
- zǐ xù子壻
- 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先小人后君子
- gǒu yǎo hào zǐ狗咬耗子
- liǔ guǎi zǐ bìng柳拐子病
- guā zǐ liǎn瓜子脸
- ài zǐ艾子
- èr dào máo zǐ二道毛子
- bǎi zǐ百子
- xiǎo shù zǐ小竖子
- àn lóu zǐ暗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