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三余


拼音sān yú
注音ㄙㄢ ㄩˊ

繁体三餘

三余

词语解释

三余[ sān yú ]

⒈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⒉  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

引证解释

⒈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遇 言:‘﹝读书﹞当以三餘。’或问三餘之意。

遇 言‘冬者岁之餘,夜者日之餘,阴雨者时之餘也’。”
后以“三餘”泛指空闲时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余尝以三餘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
宋 苏轼 《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诗:“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餘。”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男儿事业在三餘,学就须乘駟马车。”
柳亚子 《书赠张镜潭》诗:“最是 津南 人物美,三冬图史伴三餘。”

⒉  指 余干、余姚、余杭 三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汉 末童謡云:‘天子当兴东南三 餘 之间。’”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三馀》:“餘干、餘姚、餘杭。”

国语辞典

三余[ sān yú ]

⒈  原为三国魏董遇教导学生充分用来读书的三个余暇时间:冬、夜、阴。典出《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后泛指闲暇时间。

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

分字解释


造句

  • 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更多美文尽在三余读书网)。
  • 对研究的三余度伺服控制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被控对象的线性化数学模型。
  • 假如你与众不同,接受它。不要害怕尝试你自己的时尚。(更多美文尽在三余读书网)。
  • 讨论了不同控制律的双、三余度控制器的形式,为多余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提供了新手段。
  • 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嬉戏玩耍的山坡上漫步。(更多美文尽在三余读书网)。
  • 那是三月里明亮寒冷的一天,晚上壁炉未尽的余火散发出让人吃惊却昏昏沉沉的热气,那是她喜欢的余热。
  • 但是看看自2001年第三届全球MBA排名以来,英国《金融时报》收集的6.5万余名校友的反馈吧:MBA学员的动力来自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
  • 这些文件最终得以重见天日要感谢Rachel Auerbach的不懈努力。她是参与过此项工作的数百位人中仅余的三位幸存者之一。
  • 000余当地人民于星期三晚上从他们的家里转移出来。
  • 大地震不仅造成20余万人死亡,受灾民众达到全国三分之一,而且整个国家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 之后,余华又于1992年与1995年写出了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充分地显示出余华新的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或成熟。
  • 高品质雪茄,从采摘烟叶到成品要历经三年时间,80余道工序。
  • 利用标识质点跟踪技术,建立了三维拉格朗日余流模型。
  • 余工的乡村建筑计划按照三个步骤进行。
  • 过去三年里,十余州通过了专门针对测试无人驾驶车辆的法律。
  • 三位新的主管人员被任命,包括非洲裔制片人雷金纳德·胡德林和韩裔导演詹妮弗·余·尼尔森。
  • 第三章从个人化叙事的矛盾和对时间的悲观看法两方面发现余华写作的难度。
  • 在具体体例安排上,论文主体部分,每章皆分为总论、正文与余论三部分。
  • 本文包括引言、三个章节和余论部分。
  • 第三章,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及存在价值。
  • 对置换跳时序列与二次同余跳时序列、三次同余跳时序列、双曲同余跳时序列进行了性能比较。
  • 所余废硫酸再经过水蒸气蒸馏处理使其中三氯乙醛含量降低到一定标准后可用于农肥生产。
  • 概念不明确是新闻语言中常见的逻辑谬误,较为典型的有包容、苟简、赘余等三种类型。
  • 模拟获得了三维潮流水平与垂直分布结构以及若干个潮致余流涡的水平分布状况。
  • 使用单纯形优化法对文献中四十余组二元和三元液-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
  • 《礼物》纪录的是十余个生活在三湾的“留守”儿童和他们在外务工的父母给他们购买的礼物。
  • 五减去二余三。
  • 比如我吧,上周和余一鸣去人民公园玩,妈妈再三警告我不准去,而我非要去。
※ "三余"的意思解释、三余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