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zàng

三藏


拼音sān zàng
注音ㄙㄢ ㄗㄤˋ

三藏

词语解释

三藏[ sān zàng ]

⒈  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称唐三藏。

引证解释

⒈  梵文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 唐 玄奘 称 唐三藏。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义隐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於席。”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三一章:“他近几年来持律极严,更加精研经、论,想在生前做一个三藏具足的和尚。”

国语辞典

三藏[ sān zàng ]

⒈  佛教用语:(1)​ 佛教经典的总称。包括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经藏是指以佛说法的形式创作的典籍;律藏虽同是以佛说的形式,但内容都和戒律有关;论藏是佛弟子或后世论师阐释经义的作品。宋·承迁〈金师子章序〉:「设有说道超他,入经藏,对三藏胜论议人否?」(2)​ 三藏法师的简称。参见「三藏法师」条。唐·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证圣年中奉敕与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华严经。」

英语Tripitaka (602-664)​ Tang dynasty Buddhist monk and translator, who traveled to India 629-645, same as 玄奘

德语Dreikorb (Sprachw)​, Pali-Kanon (Sprachw)​

法语Tipitaka

分字解释


造句

  • 真有趣,听起来就像是三藏的紧箍咒。
  • 这位高僧被人们尊称为“三藏法师。”
  • 把唐三藏洗剥洁净了,抬到蒸笼上去!
  • 我看到了唐三藏的头盖骨。
  • CST4是浏览和查找巴利文三藏的桌面用户版。
  • 没看一集都让我有一种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感觉,一难接一难的!
  • 这部小说是关于唐朝佛教和尚唐三藏去印度朝圣以取得佛教经文的虚构故事。
  • 唐三藏个性儒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
  • 你本来答应如来佛祖护送你师傅唐三藏去取西经,你居然跟牛魔王串通要吃你师傅。
  • 如果你期待看见唐三藏、猪八戒,那么你会对这部描写孙悟空遇见其它兄弟之前的冒险经历的影片感到失望。
※ "三藏"的意思解释、三藏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