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声律


拼音shēng lǜ
注音ㄕㄥ ㄌㄩˋ

繁体聲律

声律

词语解释

声律[ shēng lǜ ]

⒈  五声六律。指音乐。

⒉  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

引证解释

⒈  五声六律。指音乐。

《汉书·礼乐志》:“汉 兴,乐家有 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太乐官。”
《南齐书·临川献王映传》:“映 善骑射,解声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周 衰, 郑 卫 之音作,《诗》之声律废也。”

⒉  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书》:“佛教所以义夺情灵,言诡声律,盖谓即色非有,故檀絶於羣家耳。”
五代 王周 《自喻》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
宋 苏轼 《眉州远景楼记》:“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 天圣 以前学者犹袭 五代 文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 西汉 文词为宗师。”
王力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中国 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

国语辞典

声律[ shēng lǜ ]

⒈  文字的声调与格律,多指诗赋而言。

分字解释


造句

  • 我国的格律诗对于声律有严格要求。
  • 律诗的声律模式包括节奏和韵律两部分。
  • 从汉语姓名用字讲求声律美和意蕴美两个大方面,可以对此予以探析。
  • 他的学术活动以及诗歌创作分别在声律、对偶、名句锤炼方面对诗歌的律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七律从其定型开始,就成为了汉语诗歌运用声律的极至和典范,历千余年至今,深得人们喜爱。
  • 八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是经常与“四声”并提的一种五言古诗格律规则之一。
  • 词体属于诗的奇偶言板块,其句式以奇偶错杂为特质、长短参差为表征,而内在结构则以声律规则为组合。
  • 通过对杜甫七律的声律研究,可以看出杜甫在注意打破原有的声律结构而创作变体七律的同时,也在遵循传统创作正体七律。
※ "声律"的意思解释、声律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