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yán

听言


拼音tīng yán
注音ㄊ一ㄥ 一ㄢˊ

繁体聽言

听言

词语解释

听言[ tīng yán ]

⒈  谓听取谏劝之言。

引证解释

⒈  谓听取谏劝之言。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诵言如醉。”
郑玄 笺:“见道听之言,则应答之。”
高亨 注:“言,指諫劝的话。”
《韩非子·扬权》:“听言之道,溶若甚醉。”
《后汉书·申屠刚传》:“臣闻 成王 幼少, 周公 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
宋 刘炎 《迩言》:“听言用諫之道,惟 文帝 得之。”

分字解释


造句

  • “非礼勿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看无过,听无过,言无过)可能有时会是日常生活的良方,但绝对不是政策制定的根据。
  • 一听到他父亲的死讯,他好几天一言不发。
  •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英国教育家巴卢h。
  • 爸爸妈妈此时一言未发,听也没听见,盯着电视机上的连续剧。
  •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我们亲听新郎恩言,我就回来与你相见。
  • 少女应该温良谦恭,敏于听而慎于言。
  • 魔性是一种与人的善良本性相对立的特性,在李尔王表现为喜听佞言,分封国土和复仇心理;
  • 据他的日记说,贝湼特法官是「第一个叫我们做战栗教徒的人。因为我嘱咐他们栗栗危惧听天主言」。
  •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英国教育家巴卢H)
  •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英国教育家巴卢h)。
※ "听言"的意思解释、听言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