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ēhòu

歇后语


拼音xiē hòu yǔ
注音ㄒ一ㄝ ㄏㄡˋ ㄩˇ

繁体歇後語

歇后语

词语解释

歇后语[ xiē hòu yǔ ]

⒈  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

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sequel;

引证解释

⒈  用歇后法构成的一种熟语。分两种体式:(1)对于某一现成语句,省却其后面部分词语,只用前一部分来表示被省却词语的意思。,以示“自身难保”;也可前后文并列,采用双关的办法。如“孔夫子 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的实际运用,滥觞于 晋,至 唐 而广泛流行。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一:“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洪驹父 诗话谓:‘世以兄弟为友于,子姓为貽厥,歇后语也。’”
(2)由两部分组成:前文是比喻语,后文是解释语,运用时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泥菩萨过江”

国语辞典

歇后语[ xiē hòu yǔ ]

⒈  一种汉语特有的隐语。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如同前提,作为引导;后半部则像说明,为表达的重点。其特色在于使语言表达过程中,产生隐诲、恍悟与暂停、豁然的效果。若运用得当,可使意念的说明诙谐灵动,妙趣横生。

如:「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分字解释


造句

  • 你知道这句歇后语是怎么来的吗?
  • 增加了歇后语栏目,共20道题目。
  • 歇后语有外在表层结构和内在深层结构。
  • 他们创造的隐语、歇后语、谚语等丰富了中国的语言。
  • 构成歇后语内在深层结构的前后两部分是矛盾统一体。
  • 这个歇后语比喻对蛮横不讲道理的人,是无法和他讲理的。
  • 习语在汉语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 谐音双关歇后语是歇后语的一种,且在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 这个助手果然没让我失望,让我在“美食歇后语”中找到了它。
  • 歇后语作为一种群众语言,它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所以“语汇”应该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部分名人名言(格言)。
  • 语言学家们对熟语的分类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成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中的成员。
  • 于是,透过这种语言与文学的互动来探究歇后语中的文化要素,成为本篇论文的主旨所在。
  • 阅读是一句句读下去,浏览是随机选一句,加入收藏或从收藏中去掉一句歇后语都很方便。
  • 第二章主要介绍歇后语的来源、名称、定义和结构特点等,为第三章的内容做理论上的铺垫。
  • 歇后语从内容上看也同样是经验的结晶,所以增加了从隐喻角度对歇后语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利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个心理空间的概念来解构歇后语的意义构建过程。
  • 文章选摘了《忻州歇后语词典》中有代表性的方言歇后语共72条,刊登出来以就教于方言学家。
  • 水浒文化具有较强的民间性,适于用歇后语表现,因此,在水浒文化熟语中,歇后语占的比重最大。
  • 本文所研究的习语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它们主要包括四字成语、俗语、谚语及歇后语。
  • 本文运用文本、互文性理论对歇后语的理解进行分析,探讨西方读者对文学作品中歇后语的理解过程。
  • 我在书橱中好不容易找到了《歇后语大全》一书,可是翻了半天也没看到“一根筷子吃藕——”的歇后语。
※ "歇后语"的意思解释、歇后语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