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ǔn

虚损


拼音xū sǔn
注音ㄒㄨ ㄙㄨㄣˇ

繁体虛損


虚损

词语解释

虚损[ xū sǔn ]

⒈  空虚、毁坏。

⒉  中医病证名。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或病后失调等,所引起的阴阳、气血、脏腑虚亏。

引证解释

⒈  空虚、毁坏。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 江 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姦耳。”

⒉  中医病证名。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或病后失调等,所引起的阴阳、气血、脏腑虚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主治上·虚损》:“虚损,有气虚,血虚,精虚,五臟虚,虚热,虚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如一方十药,治风者有之,治食者有之,治劳伤虚损者亦有之。”

分字解释


造句

  • 补虚损,益精气,保肺益肾,扶正固本。
  • 猴头菇又名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补虚损的功效。
  • 辩证以脏腑气血,阴阳虚损为主,辨清肺、脾、肾三脏虚象,侧重选用方药。
  • 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认为阳气虚损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病因多为肝、脾、肾虚损,风、湿、寒、痰、瘀等实邪阻滞经络。
※ "虚损"的意思解释、虚损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